[发明专利]一种确定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影响权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7710.8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4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郝春沣;仇亚琴;牛存稳;贾仰文;刘海滢;王慧杰;潘扎荣;肖鹏;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26;G06F1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河流 生态 流量 利益 相关 影响 权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影响权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针对目标河流所在的流域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WEP;S2、基于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设置多个组合情景;S3、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所有的组合情景分别进行模拟,输出各个组合场景的河道流量结果;根据河道流量结果分别计算各个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对河道流量的影响值;利用影响值分别计算各个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对河道流量的影响权重;基于生态补偿需求,利用影响权重分别计算各个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的生态补偿数额。优点是:解决了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影响权重和生态补偿数额无法量化确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经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影响权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缺水地区,河道径流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往往出现经济社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此外流域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改变也对河道径流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改变和经济社会用水均可能造成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系统价值的降低,进而产生生态补偿需求。定量确定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对河道径流的影响权重是确定各方生态补偿数额的必要前提。而多个河流生态利益相关方会对河道径流产生叠加影响,如何量化确定各方的影响权重,进而量化各方生态补偿数额,目前尚无明确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影响权重的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确定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影响权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针对目标河流所在的流域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WEP;
S2、基于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设置多个组合情景;
S3、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所有的组合情景分别进行模拟,输出各个组合场景的河道流量结果;根据各个组合场景的河道流量结果分别计算各个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对河道流量的影响值;利用各个河道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对河道流量的影响值分别计算各个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对河道流量的影响权重;基于河道径流变化造成河流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系统价值降低的生态补偿需求,利用各个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对河道流量的影响权重分别计算各个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的生态补偿数额。
优选的,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包括气候变化A、土地利用改变B和经济社会用水C,所述土地利用B改变包括城镇化过程中的不透水面增加B1和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林地增加裸地减少B2,所述经济社会用水C包括农业用水C1、工业用水C2和生活用水C3;则基于河流生态流量利益相关方设置的多个组合情景分别为,
(1)、不考虑气候变化且考虑城镇化过程中的不透水面增加、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林地增加裸地减少、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情景;
(2)、不考虑城镇化过程中的不透水面增加且考虑气候变化、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林地增加裸地减少、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情景;
(3)、不考虑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林地增加裸地减少且考虑气候变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不透水面增加、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情景;
(4)不考虑农业用水且考虑气候变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不透水面增加、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林地增加裸地减少、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情景;
(5)、不考虑工业用水且考虑气候变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不透水面增加、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林地增加裸地减少、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情景;
(6)、不考虑生活用水且考虑气候变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不透水面增加、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林地增加裸地减少、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情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7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