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调节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7337.6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3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冉方圆;张晓屿;尹航;刘新生;张晓林;孙萌;连红奎;王娜;李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微焓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汪喆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蒸发器 | ||
本申请涉及蒸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调节蒸发器,自调节蒸发器包括:热源;储液构件,面对热源设置;蒸发构件,设置于热源与储液构件之间;蒸发构件与储液构件贴合;储液构件设置有能够抽吸冷却液的储液芯,蒸发构件设置有蒸发芯,蒸发芯与储液芯接触,以使蒸发芯吸取储液芯内的液体。本申请提供的自调节蒸发器,一方面能够向蒸发器的主要蒸发部件持续、适量地提供冷却液体,既能够确保蒸发效率,还能够应对变热负荷的工况,另一方面,还增加液体沸腾产生的气泡的逃逸过程的顺畅性,从而能够避免传热恶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蒸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调节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蒸发设备大多采用泵驱两相回路提供给定的流量,难以应对变热负荷工况,例如:当热源热流密度突然增大时,给定的管路小流量不能及时补充蒸发器内的冷却剂,容易发生烧干现象导致传热恶化,因而对变热负荷设备的散热效果以及散热效率均会产生较大影响,难以满足变热负荷设备的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调节蒸发器,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蒸发器的冷却剂供应量恒定,难以应对变热负荷工况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调节蒸发器,包括:
热源;
储液构件,面对所述热源设置;
蒸发构件,设置于所述热源与所述储液构件之间;所述蒸发构件与所述储液构件贴合;
所述储液构件设置有能够抽吸冷却液的储液芯,所述蒸发构件设置有蒸发芯,所述蒸发芯与所述储液芯接触,以使所述蒸发芯吸取所述储液芯内的液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构件的内部中空,所述储液芯设置于所述储液构件的内部,所述储液芯包括多个毛细吸液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蒸发芯包括多个毛细蒸发芯,每一个所述毛细蒸发芯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芯接触,每一个所述毛细蒸发芯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热源设置或与所述热源接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蒸发构件的内部中空,所述蒸发芯设置于所述蒸发构件的内部,所述蒸发芯与所述热源之间设置有蒸汽槽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蒸汽槽道形成有多个槽部,多个所述槽部沿所述蒸汽槽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槽部沿所述蒸汽槽道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蒸汽槽道内的最大压力为ΔPc,max;
所述蒸发芯内的流动压差为ΔPP;
所述储液芯内的流动压差为ΔPf;
所述储液芯内的重力压差为ΔPg;
ΔPc,max≥ΔPP+ΔPf+ΔPg。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自调节蒸发器还包括:
第一盖板,面对所述蒸汽槽道设置,所述热源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
第二盖板,形成有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腔,所述储液构件的底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面对所述储液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蒸发芯至少包括第一蒸发芯层和第二蒸发芯层,所述第一蒸发芯层靠近所述蒸发构件设置,所述第二蒸发芯层靠近所述第二盖板设置;
所述第一蒸发芯层包括多个第一毛细蒸发芯,所述第二蒸发芯层包括多个第二毛细蒸发芯,所述第一毛细蒸发芯的孔隙大于所述第二毛细蒸发芯的孔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微焓热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微焓热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7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磨毛仿蜡染印花布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清咽润喉保健组合物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