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颈部屈伸训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7145.5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丝;吕亚薇;杨景诒;杨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025 | 分类号: | A63B23/0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部 训练器 | ||
一种颈部屈伸训练器,属于健身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它包括底盘机构,底盘机构上设置有立柱机构及座椅机构,立柱机构上设置有胸部调节机构、显示器机构及阻尼输出机构,阻尼输出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颈部调节机构;胸部调节机构包括胸部调节外套管及胸部调节内套管。本发明的颈部屈伸训练器能够对胸部处挡板的前后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身材的使用者进行颈部屈伸训练,提升了颈部肌肉群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可有效避免过度、重复的肌肉训练造成颈部肌肉肌群负荷过重,避免颈部关节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健身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屈伸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健身训练领域不断发展,人们对健身训练的认识不断深入,开始关注对小肌群的训练,如颈部、脚踝等小肌群;当前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众多,在日常办工过程中,对着电脑工作的场景等,容易造成颈椎劳损,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因加速度过大,容易对颈部关节及肌肉造成伤害。因此,颈部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现有的专门针对颈部的训练器材较少,市面上的颈部训练器多用于医疗康复,存在有健身用颈椎力量训练器,但负重大、危险系数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方式简单、安全有效的颈部屈伸训练器。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颈部屈伸训练器,包括底盘机构,所述底盘机构上设置有立柱机构及座椅机构,所述立柱机构上设置有胸部调节机构、显示器机构及阻尼输出机构,所述阻尼输出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颈部调节机构;
所述胸部调节机构包括胸部调节外套管及与胸部调节外套管相连接的胸部调节内套管,所述胸部调节外套管固定安装在立柱机构上,所述胸部调节内套管的一端通过插销限位插接在胸部调节外套管内,插销的一侧连接有手动牵引件。
优选的,所述插销为L型,插销通过第三螺栓可转动设置在胸部调节内套管内,插销的竖直段与手动牵引件连接,水平段上设有限位柱,所述胸部调节内套管、胸部调节外套管上均设有与限位柱相对应的一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限位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手动牵引件包括拉环线及设置在拉环线外端的拉环,所述胸部调节内套管、胸部调节外套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拉环线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所述拉环外端端部位于胸部调节内套管的外侧,拉环线的内端端部与插销的竖直段相连接,内端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第二固定件与插销之间,弹簧呈喇叭状,其位于插销一侧的直径大于另一侧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胸部调节外套管与胸部调节内套管之间通过气弹簧相连接,气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胸部调节内套管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胸部调节外套管上。
优选的,所述胸部调节内套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三海绵挡板。
优选的,所述胸部调节外套管的下部安装有第二限位螺钉,胸部调节内套管上设有长槽,第二限位螺钉固定安装在胸部调节外套管上,第二限位螺钉的上端穿过胸部调节内套管上的长槽。
优选的,所述立柱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盘机构上的立柱外套管及立柱内套管,立柱内套管的下端插接在立柱外套管内,立柱外套管的上部设有与立柱内套管相配合的内外嵌套件,立柱外套管内部设有推杆,立柱内套管设置在推杆上,推杆与立柱内套管之间设有立柱尼龙垫片。
优选的,所述阻尼输出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安装在立柱内套管的上端,所述颈部调节机构与液压缸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颈部调节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颈部调节外套管及颈部调节内套管,颈部调节外套管及颈部调节内套管均为L型结构,颈部调节内套管的水平段插接在颈部调节外套管水平段的内部,并通过调节插销限位连接,颈部调节外套管的垂直段及颈部调节内套管的垂直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海绵挡板、第二海绵挡板,所述颈部调节外套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螺钉及摆臂,所述摆臂与液压缸的输出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7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