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加工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7023.6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刘胜县;崔杨硕;张义军;樊轩虎;刘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25 | 分类号: | B29C48/025;B29C48/06;B29C48/154;B29C48/28;B29C48/79;B29C48/88;B29C48/92;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奥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垫层 加强 加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加工系统及方法,其中加工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钢丝放线架、钢丝牵引装置、钢丝加热装置、测温装置、挤塑装置、中控装置、主牵引装置以及钢丝收线架;中控装置用于控制挤塑装置的挤塑功率以及钢丝的移动塑料;钢丝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钢丝;测温装置用于检测钢丝的实际温度,并将钢丝的实际温度发送给钢丝加热装置,钢丝加热装置还用于根据钢丝的实际温度调节加热功率的大小。本发明所提供的加工系统,在生产中增加了钢丝加热装置,用于改善钢丝表面和护套挤塑过程中,大温差造成粘结效果不良的问题,还添加了测温装置,对钢丝表面温度的探测,便于更好的控制钢丝表面温度与挤塑护套材料之间的温度差,提高粘结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加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通信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光缆的用量和缆芯的容量不断的攀升。目前常规的光缆生产中主要分为层绞式光缆和中心束管式光缆,常规的层绞式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和护套,如图1所示。其中,中心加强件多以金属镀锌钢丝为主,即中心加强件选择钢丝垫层加强件,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光缆结构一般为小芯数光缆,即围绕在钢丝垫层加强件外周部的缆芯数量少,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尺寸无需过大;而对于大结构光缆,如1+8以上的大结构光缆,即钢丝垫层加强件的缆芯数量较多时,为了满足缆芯的排列要求,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尺寸需要增大,一般选用钢丝外挤塑聚乙烯护套的方式。
由于镀锌钢丝和聚乙烯护套的挤塑粘结性较差,并且由于高速生产中,200℃以上的聚乙烯护套直接和室温下钢丝接触,大温差导致接触钢丝表面的聚乙烯护套急剧收缩,进一步导致粘结工艺不良。因此,在部分大结构的钢丝垫层加强件的生产中,存在聚乙烯护套和钢丝间隙较大、间隙渗水、生产限速等问题,影响行业内生产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镀锌钢丝外提前挤塑一层透明涂膜的方式,涂膜作为连接层,改善镀锌钢丝与聚乙烯护套的粘结。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方法,需要提前在钢丝外涂覆一次透明膜,对原本工序较多的光缆生产又添加一道工序,整体生产效率较低;而且涂膜工序和透明涂膜的成本会导致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基础成本增加,造成整体成本上浮;同时,上述起到粘结左右的透明涂膜多为化学粘结材料,而光缆多敷设应用在户外,长久以往,材料会分离流入自然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钢丝垫层加强件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加工系统及方法,用于提高钢丝垫层加强件中钢丝与护套的粘结能力,进而提高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加工尺寸范围,满足大结构光缆的加工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丝垫层加强件的加工系统,包括沿所述钢丝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钢丝放线架、钢丝牵引装置、钢丝加热装置、测温装置、挤塑装置、中控装置、主牵引装置以及钢丝收线架;所述中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挤塑装置的挤塑功率以及所述钢丝的移动塑料;所述钢丝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钢丝;所述测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钢丝的实际温度,并将所述钢丝的实际温度发送给所述钢丝加热装置,所述钢丝加热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钢丝的实际温度调节加热功率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测温装置为红外测温装置。
优选的,所述擦拭装置包括夹紧气缸,设置在所述夹紧气缸上的至少两层擦拭部件,所述擦拭部件可在所述气缸的作用下,夹持所述钢丝。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钢丝加热装置的第一冷却水槽,所述第一冷却水槽安装于所述钢丝加热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挤塑装置之后还设有第二冷却水槽,所述第二冷却水槽用于冷却护套。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水槽与所述主牵引装置之间还设有导轮,所述导轮用于将所述钢丝与所述护套形成的钢丝垫层加强件的线径控制在目标线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7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桁架结构加载试验系统
- 下一篇:水洗废液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