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6266.8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2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彬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正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H01R43/28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0 | 代理人: | 李英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成型 焊接 方法 及其 系统 | ||
一种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0:将多根导线有序排列在绝缘膜之间,然后进行热粘合,制成排线;S020:将排线卷成圆柱状,然后在圆柱状的排线外侧包覆外皮,制成内排线电缆;S030:焊接前,将内排线电缆两端的外皮切开,然后将内部的排线摊平;S040:将摊平的两端排线放置在治具中进行剥皮,由于排线中的多根导线是有序排列的,因此放在治具中的时候即完成了分线工序;S050:使用多根有序排列的导线进行焊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1、生产的内排线电缆在焊接工作时可省去分线工序,提高了焊接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2、排线识别方法简单可靠,应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材生产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
其中,在电子行业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小截面、多芯线的电缆,用于实现传输数据传输或者连接电源等功能。但是,使用目前的电缆进行焊接时,需要人工按颜色进行分线,保证线材两端焊接端子上的颜色一一对应。由于目前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因多股线分布混乱,不能快速按照生产所需颜色一一对应焊接,自动化生产造成分线困难,端子线材焊反不通电,功能不正常,工作量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问题。
对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分线焊接的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方法,能够快速分线焊接。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0:将多根导线有序排列在绝缘膜之间,然后进行热粘合,制成排线;S020:将所述排线卷成圆柱状,然后在圆柱状的所述排线外侧包覆外皮,制成内排线电缆;S030:焊接前,将所述内排线电缆两端的外皮切开,然后将内部的所述排线摊平;S040:将摊平的两端所述排线放置在治具中进行剥皮,由于排线中的多根所述导线是有序排列的,因此放在治具中的时候即完成了分线工序;S050:使用多根有序排列的所述导线进行焊接。
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的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内排线电缆的内部为卷成圆柱状的排线,或者为螺旋地扭成圆柱状的排线。
可选地,在步骤S010之后,步骤S020之前,还包括步骤S011:将所述排线的最左侧或最右侧的一根线进行染色。
可选地,所述绝缘膜的最左侧或最右侧部分的颜色与其余位置不相同。
可选地,在步骤S030之后,步骤S040之前,还包括步骤S031:识别装置探测排线中的颜色,通过颜色识别当前排线端为正面或者反面;如果识别为反面,则翻转当前排线端,使之成为正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个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材成型和分线焊接系统,包括:排线生产模块,用于将多根导线有序排列在绝缘膜之间,然后进行热粘合,制成排线;内排线电缆生产模块,用于将所述排线卷成圆柱状,然后在圆柱状的所述排线外侧包覆外皮,制成内排线电缆;切外皮模块,用于在焊接前,将所述内排线电缆两端的外皮切开,然后将内部的所述排线摊平;剥皮焊接模块,用于将摊平的两端所述排线放置在治具中进行剥皮,由于排线中的多根所述导线是有序排列的,因此放在治具中的时候即完成了分线工序;然后使用多根有序排列的所述导线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正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正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6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