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漏光眼罩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5772.5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6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崔璐璐;冯国;杨紫雁;卢雨蒙;袁丹勇;刘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江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G11/00 | 分类号: | F41G11/00;F41G1/46;F41G1/3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31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光 眼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漏光眼罩,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眼罩体、第一眼罩瓣和第二眼罩瓣;眼罩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眼罩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和眼罩部连接处的若干开合瓣,其中相对的一对开合瓣上设置有通孔,眼罩部内侧靠近连接部一端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凸台;第一眼罩瓣和第二眼罩瓣上均设置有蘑菇状凸台,第一眼罩瓣和第二眼罩瓣通过蘑菇状凸台与开合瓣固定,第二眼罩瓣上设置有给第一眼罩瓣让位的曲面,第二眼罩瓣在固定时,其部分叠放于第一眼罩瓣上。本发明优化了防漏光结构,避免了眼罩在使用时需反复设置防漏光结构的麻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瞄准镜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光眼罩。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数码等非白光瞄准镜应用广泛,产品多采用屏显,昼间使用时易受杂散光影响,夜间使用时屏幕光极易被发现探测,因此常常会设计一个眼罩进行遮挡,其形式多种多样。目前的眼罩防漏光结构需要手动进行开合或者拆装,使用不够简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光眼罩,以优化防漏光结构,避免了眼罩在使用时需反复设置防漏光结构的麻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漏光眼罩,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眼罩体、第一眼罩瓣和第二眼罩瓣;眼罩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眼罩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和眼罩部连接处的若干开合瓣,其中相对的一对开合瓣上设置有通孔,眼罩部内侧靠近连接部一端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凸台;第一眼罩瓣和第二眼罩瓣上均设置有蘑菇状凸台,第一眼罩瓣和第二眼罩瓣通过蘑菇状凸台与开合瓣固定,第二眼罩瓣上设置有给第一眼罩瓣让位的曲面,第二眼罩瓣在固定时,其部分叠放于第一眼罩瓣上。
按上述方案,开合瓣与凸台的数目为4个。
按上述方案,连接部末端沿周向设置有若干连接槽。
按上述方案,连接部末端沿周向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按上述方案,多个开合瓣的中心设置有方孔。
按上述方案,眼罩部包括柱状的支撑部以及末端喇叭状的罩体部,支撑部壁厚大于罩体部壁厚。
按上述方案,第一眼罩瓣和第二眼罩瓣呈扇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凸台,使眼罩在使用的时候凸台向连接部移动,从而推动开合瓣,进而开合瓣带动第一眼罩瓣和第二眼罩瓣移动,使得被遮挡视线的区域打开;相较于普通的遮挡结构,该眼罩的遮挡结构在使用时自动打开,不使用时自动关闭,避免了繁琐的操作步骤。
进一步地,通过在连接部末端设置的连接槽,与瞄准镜上的连接凸台配合,加强了眼罩与瞄准镜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通过在连接部末端设置的通气孔,使得眼罩内外压力保持平衡。
进一步地,通过在开合瓣中心位置设置方孔,避免了开合瓣的尖部遮挡视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漏光眼罩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眼罩体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眼罩瓣立体示意图。
图中:1-眼罩体,2-第一眼罩瓣,3-第二眼罩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江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江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5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气道唇口直径获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饰品生产切割打磨镀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