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的施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4714.0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宗;邢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24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钙 花生 专用 颗粒 磷肥 施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花生播种前撒施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15‑25Kg/亩,翻土深度25‑40厘米;在花生开花期条施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5‑10Kg/亩,条沟深度5‑15厘米;在花生结荚期条施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10‑15Kg/亩,条沟深度5‑15厘米,且播种前施肥量高于结荚期施肥量,结荚期施肥量高于开花期施肥量。本发明将钙、磷元素结合施用,满足花生整个生育期对磷、钙的养分需求。在施肥方式上分为播种前、开花期、结荚期三次施肥,对应花生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旺盛需求,满足花生不同生育期对钙的养分需求,增强花生抗逆能力,增强花生养分吸收能力,提高花生荚果产量10%以上,优化荚果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领域,特别是公开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的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世界第二,总产量世界第一。花生是需要钙素营养最多的作物之一,与同等产量水平的其它作物相比,约为水稻的5倍,小麦的7倍。花生吸收钙的数量仅次于氮和钾,每形成100Kg荚果需要吸收钙2.0-2.5Kg,甚至多于对磷(1.0±0.8Kg的需求),是第三大营养元素。
钙在维持植物细胞膜稳定性,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及蛋白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持土壤钙的合理供给量、满足植株钙素营养需要,是当前花生栽培管理的重点之一。
缺钙会导致花生空壳和严重减产,据研究,我国土壤因缺钙导致花生空壳或籽粒不饱满造成的减产高达30%-50%。南方花生主要栽培于丘陵红壤旱地,由于降雨量大、温度高,南方红壤地区土壤矿化强烈,钙、镁、钾、钠等阳离子随着水土的流失被严重淋失,并且侵蚀模数越大,土壤pH值越低,交换性钙离子淋失量也越大,形成土壤酸化与钙素缺乏的恶性循环。
研究发现,施钙肥后花生侧根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壁松驰现象,缺钙时则侧根横切面出现畸形,根细胞壁受到严重伤害,松驰扭曲,从而影响其吸收养分的能力。
现阶段农民在花生生产中存在着重施氮、磷、钾肥,而忽视对中、微肥的施用问题,导致土壤养分失调,中、微量元素含量低于临界值,同时由于钙素移动性差,即使土壤中钙含量足够,也常常出现钙素缺乏而引起花生空壳现象,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与此同时,市场上存在的钙肥以过磷酸钙等水溶性肥料为主,养分释放快,淋溶损失大,利用率低,导致花生在结荚期普遍缺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农民施肥习惯与现存钙肥的不足,提供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的施用方法。根据花生整个生育期对钙营养的需求特点,科学分次供给,满足不同生育时期花生对钙的大不同需求,同时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采用树脂包膜缓释技术,在整个花生生育期持续不断的提供养分。该方法可以增强花生养分吸收能力,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优化荚果品质。
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花生播种前,在土壤表面均匀撒施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撒施完成,将翻土,使肥料置于土壤之中;翻土深度为25-40厘米。
2)在花生开花期再条施一定量的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条沟深度为5-15厘米。
3)在花生结荚期最后条施一定量的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条沟深度为5-15厘米。
含钙花生专用颗粒磷肥播种前施用量15-25Kg/亩,开花期施用量5-10Kg/亩,结荚期施用量10-15Kg/亩。
要求:播种前施肥量高于结荚期施肥量,结荚期施肥量高于开花期施肥量。
本发明采用施肥方式科学合理。在播种前、开花期、结荚期三次施肥,结合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满足花生不同生育期对磷、钙的养分需求,增强花生养分吸收能力,能提高花生荚果产量10%以上,优化荚果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4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