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透型多孔基膜的微凹涂布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3580.0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卫华;祝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廷新能源科技(绍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B05C1/12;B05C9/04;B05C9/1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品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9 | 代理人: | 蔡陈祥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多孔 微凹涂布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透型多孔基膜的微凹涂布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位置调整;S2:定位,S3:收卷,S4:一次涂布,S5:二次涂布,S6:余浆处理,S7:固化,基膜本体设置于放卷机构、过辊机构、涂布机构、干燥箱和收卷机构之间,涂布机构包含微凹辊涂布组件和网纹转向辊组件。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常规微凹涂布方式的变形和改进,通过主动旋转的网纹辊代替微凹涂布辊上方的转向辊筒,基膜本体背面的浆料填充到网纹辊的螺纹间隙或凹坑中,便于对基膜本体的背面进行涂布,同时便于基膜本体的九十度转向,在填充到网纹辊螺纹间隙或凹坑中浆料超过网纹辊的容量时,通过刮刀将多余的浆料刮除,使基膜本体的双面涂布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渗透型多孔基膜的微凹涂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材料的严格要求,人们会在多孔介质基材上涂布制造具有某种或某些种功能复合材料,在纺织工业上,碳化硅涂层为运动服提供隔热,聚氨酯涂料用于增加衣服的透气性防水性能,在电池制造领域,在多孔催化气体扩散层上直接涂覆聚合物电解质膜已被用来制造PEM燃料电池的膜电解质组件,在锂电池隔膜制造领域,在聚烯烃多孔隔膜上涂敷氧化铝和勃姆石颗粒,提高了传统聚烯烃隔膜的耐高温性能和吸电解液性能。
由于在涂布过程中,一些浆料颗粒粒径大于基膜孔径,且水对一些基膜的润湿性能较差,因此颗粒材料和水在涂布和干燥过程中并没有大量进入基膜的微孔中,或一些小颗粒涂布浆料会渗入并穿过无纺布或基膜到达它的背面,与涂布辊、过辊或干燥箱中的辊筒接触,成为破坏涂布和干燥的干扰因素,使涂布无法进行,如示意图1中传统微凹涂布方式。
在采用挤压条缝涂布和微凹涂布对聚烯烃隔膜隔膜涂布也会遇到另外的一种渗透问题,当采用与基膜润湿性较好的,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N,四氢呋喃THF等有机溶剂,作为涂布浆料的溶剂时,在涂布时,微凹辊凹线或凹槽内的浆料在压力、粘性力和表面张力的综合影响下,部分浆料被带出凹线或凹槽,转移到基膜上,导致浆料会渗出基膜流到导辊和真空拉片辊上,使导辊和真空拉片辊上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涂布浆料,浆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涂布的稳定性和涂层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透型多孔基膜的微凹涂布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渗透型多孔基膜的微凹涂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位置调整;推动微凹辊涂布组件,使微凹辊涂布组件上的微凹辊本体和料槽远离第三导辊和网纹转向辊组件;
S2:定位;将卷绕好的未涂布的基膜本体的一端设置在放卷机构上,将未涂布基膜本体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和网纹辊,使基膜本体呈水平状态进入干燥箱的内腔,使基膜本体另一端穿过干燥箱后,分别穿过真空拉片辊和第四导辊,使基膜本体的另一端固定在收卷辊;
S3:收卷;分别启动放卷机构、收卷辊和真空拉片辊,使基膜本体能被拉动,使基膜本体另一端能在收卷辊上进行收卷;
S4:一次涂布;分别启动干燥箱、拉动微凹辊涂布组件,基膜本体通过过辊机构,使基膜本体的A面与微凹辊本体的外壁呈一定角度贴合,料槽内的部分浆料被带出微凹辊本体的凹线或料槽的内腔,且浆料转移吸附至基膜本体的A面;
S5:二次涂布;同时启动网纹辊,通过网纹辊表面分布螺旋沟槽或凹坑,使基膜本体A面渗透至B面的浆料能对网纹辊表面的沟槽或凹坑进行填充,并逐渐将网纹辊的沟槽或凹坑填满,使网纹辊的表面形成一层液膜,使网纹辊表面的液膜能对网纹辊的背面进行二次涂布;
S6:余浆处理;在网纹辊表面液膜过剩时,通过网纹辊一侧的刮刀,使网纹辊表面多余的浆料能被刮拭,使被刮除的浆料能流入接料盘的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廷新能源科技(绍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蓝廷新能源科技(绍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3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