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2707.7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张灿;于坤坤;郑腾;张伟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中远造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宋玲玲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污泥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及方法,本系统包括反应器、超声转换器、臭氧氧化破解污泥装置;本方法为:在反应器中,利用汞灯放射出的紫外光实现对含水污泥的紫外处理;经紫外处理后的含水污泥通过管路进入超声转换装置,在超声波转换装置中进行含水污泥的超声处理;经超声处理后的含水污泥经管路进入臭氧氧化破解污泥装置中,利用臭氧使得污泥沉淀,降低污泥沉降比。本发明通过紫外‑超声‑臭氧的协同作用,在不产生任何污泥的情况下,实现细胞溶解和胞溶物降解,提高污泥微生物中结合水的分离,有效降低污泥沉降比,实现了活性污泥减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对生活和工业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产量不断提升,而带来的是含水污泥大量且快速产生。面对如此巨大的污泥产量,传统的污泥处置方式已经无法有效解决污泥的出路问题,于是人们开始由尾端处理转向源头控制;通过减少污泥的产量来缓解巨大的污泥处理压力。
污泥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易腐有机物、痕量有机物,以及如抗生素等干扰物,同时还富集了多种营养元素,如氮磷等;如若处置不当将会造成缓解的二次污染,对回收循环利用也非常不利。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断增值,在水中形成菌胶团,这些菌胶团与水中悬浮状、胶体或者溶解状态的污染物混合,使得污泥的处理更加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污泥含量,并实现高效协同的含水污泥处理,亟需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及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器、超声转换器、臭氧氧化破解污泥装置,反应器连通有污泥泵,污泥泵向反应器中泵入含水污泥,反应器还通过管路连通超声转换器,超声转换器通过管路连通臭氧氧化破解污泥装置。
进一步地,反应器内设置有发射紫外光的汞灯,且反应器内还设置有纳米曝气搅拌装置。
进一步地,超声波转换装置内设有由高频压电陶瓷片制成的超声波转换器。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Ⅰ、含水污泥的紫外处理:在反应器中,利用汞灯放射出的紫外光实现对含水污泥的紫外处理;
步骤Ⅱ、含水污泥的超声处理:经紫外处理后的含水污泥通过管路进入超声转换装置,在超声波转换装置中进行含水污泥的超声处理;
步骤Ⅲ、含水污泥的臭氧处理:经超声处理后的含水污泥经管路进入臭氧氧化破解污泥装置中,利用臭氧使得污泥沉淀,降低污泥沉降比。
进一步地,步骤Ⅰ中,将含水污泥通过污泥泵泵入到反应器中,利用反应器中的纳米曝气搅拌装置使污泥流动起来,使含水污泥与紫外灯光的充分接触反应。
进一步地,步骤Ⅱ中,使含水污泥没过超声转换装置内的超声波转换器,通过高频压电陶瓷片产生的高频谐振,将含水污泥结构打散产生水雾。
进一步地,超声波转换器的超声声能密度控制在1.5W/ml。
进一步地,在超声雾化过程中,会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与灭活的微生物、污染物产生静电反应。
进一步地,在步骤Ⅲ中,采用臭氧反应器,在臭氧反应器中,其间隙装填有新型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淀螯合技术制成,以臭氧为催化剂的激活剂,使臭氧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起到降低污泥沉降比的作用。
进一步地,臭氧的投加量控制在0.15g-O3/g-T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中远造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中远造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雾化烟气急冷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料道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