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导管塑形针的塑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2582.8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8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贺提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提库 |
主分类号: | B21G1/00 | 分类号: | B2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管 塑形针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塑形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导管塑形针的塑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塑形盒,所述塑形盒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内左侧壁活动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偏转板,所述偏转板的侧壁活动安装有引导轮,所述调节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引导轮绕配合滚轮中心转动,实现对微导管塑形针已塑形部分的偏转,通过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带动微导管塑形针整体转动,调整成型部分的偏转方向,将微导管塑形针的塑形部分偏转后可以再次进行下一个弧度的成型作业,方便最终实现微导管塑形针的立体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微导管塑形针的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微导管的种类微导管是目前外径最细的微导管,拥有通过侧支循环血管和闭塞病变的优异能力,是比较理想的正向或逆向CTO介入首选微导管,尤其在逆向介入时,细小的微导管比较容易通过逆向微通道,但逆向导丝介入时,由于逆向部分微通道迂曲成角严重,特别是心外膜通道更是迂曲,通过能力就受限,导管的特点是外表呈螺旋状,头端部分逐渐变细,使其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扭矩力,通过螺旋效应可沿导丝旋转穿透坚硬致密的病变,但由于其外径较大及全金属编织杆结构,穿透性和柔韧性欠佳,微导管的优点是导丝支撑力强,通过扭曲、细小及闭塞病变能力优秀。
申请号为CN201922331372.3的中国实用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导管塑形针的塑形装置,利用滑动臂调整定位左臂和定位右臂之间的角度,通过对比样图进行多次调整,实现对微导管塑形针的复杂弧度成型,装置成型精准,但是操作十分复杂耗时,在紧急的抢救时无法发挥有效用途,需要进行改进,以提高成型效率。
申请号为CN201921971606.4的中国实用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导管塑形装置,利用三轴移动装置带动顶杆移动,从而让顶杆顶压塑形盒内设置的定型杆移动,利用多个定型杆配合挤压微导管实现塑形,然后利用加热装置对微导管进行加热定型,通过以上方式实现对微导管的塑形处理,但是处理不够完善,临床待用微导管是立体结构,微导管拥有多个弧度,仅靠该装置设置的结构无法制成立体结构的微导管,需要进行改进。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微导管塑形针的塑形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成型效率低,无法进行立体成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导管塑形针的塑形装置,具有立体成型、操作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导管塑形针的塑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塑形盒,所述塑形盒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内左侧壁活动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偏转板,所述偏转板的侧壁活动安装有引导轮,所述调节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活动安装有配合滚轮,所述调节盒的前侧壁活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放管,所述转盘的前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夹紧滚轮,所述调节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塑形盒的内部滑移连接有两组定型杆,两组定型杆端部正对设置,两组所述定型杆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定型杆朝向所述安放管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塑形头,任一组所述塑形头朝向所述安放管一侧端部设置有磁铁,另一组所述定型杆端部设置有磁性片;当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磁性片的居里温度时,所述磁性片失去磁性;
利用引导轮和配合滚轮配合实现对微导管塑形针已成型部分的偏转,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蜗杆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转动,让引导轮绕配合滚轮中心转动,从而带动微导管塑形针实现弯曲,让微导管塑形针已成型部分发生偏转,方便实现微导管塑形针的立体成型,控制第二伺服电机工作带动第二蜗杆转动,带动转盘实现转动,利用两个夹紧滚轮固定微导管塑形针,从而使微导管塑形针整体实现转动,方便进行微导管塑形针的下一个弧度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提库,未经贺提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