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导空气流向的消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2112.1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春;刘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自然智能物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24 | 分类号: | F24F8/24;F24F8/30;F24F8/10;F24F8/22;F24F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江洁;赵玉琴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空气 流向 消毒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导空气流向的消毒装置,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消毒机本体、下部导流罩体以及上部导流罩体,下部导流罩体安装在消毒机本体出风口两侧的消毒机本体的顶部,下部导流罩体为中空结构,下部导流罩体的顶部与上部导流罩体的底部焊接,上部导流罩体的底部横截面与下部导流罩体的横截面完全相同,本发明通过设有上部导流罩体以及下部导流罩体,当消毒机本体工作过程中,通过设置的下部导流罩体以及上部导流罩体,引导空气向上形成空气流程与人体呼吸空间相—致从而实现,立体中间环节距离地面一米到两米的范围内空气形成萧洒有效地引导消毒因子在空气当中距地面一米到两米范围内的洁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导空气流向的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环境受到悬浮颗粒上沾染的病原,如细菌、病毒等;装潢装修后挥 发性气态污染物,如氡、甲醛、苯系物、氨等;可吸入颗粒,如粉尘、烟雾、 花粉等;生活异味,如人自身新城代谢、霉味、垃圾气味等;室外污染空气 入侵,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土壤灰尘等;以上也可总称为空气污染,降 低或排除这种空气污染的方式为空气消毒。
常用的消毒设备为消毒机,消毒机是为了实现清除或消减有毒物质而人 工制作的机器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消毒机消毒气体在扩散过程中, 由于其直上直下或者水平扩散的方式,导致消毒气体扩散的范围有限,进而 导致人体呼吸平面内的空气得不到完全净化,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引导空气 流向的消毒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引导空气流 向的消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导空气流向的 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机本体、下部导流罩体以及上部导流罩体,所述下部导 流罩体安装在消毒机本体出风口两侧的消毒机本体的顶部,所述下部导流罩 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下部导流罩体的顶部与上部导流罩体的底部焊接,所述 上部导流罩体以及下部导流罩体上均贯穿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孔距 为1cm,所述上部导流罩体的内顶部之间设置有灯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有上部导流罩体以及 下部导流罩体,当消毒机本体工作过程中,通过设置的下部导流罩体以及上 部导流罩体,引导空气向上形成空气流程与人体呼吸空间相—致从而实现, 立体中间环节距离地面一米到两米的范围内空气形成萧洒有效地引导消毒因 子在空气当中距地面一米到两米范围内的洁净,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导流孔, 既能够有效地引导空气的流向,又不破坏消毒机产生的消毒音因子受损,通 过引导网将消毒剂产生的消毒因子,扩散到距离地面两米左右的距离空间, 并且四面通透网形成有效的空气扩散,产生的空气负离子,有效地悬浮于距 离地面两米左右的空间,并且通过离子沉降原理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尘埃, 细菌等,迅速结合破坏其细菌中的从而产生有效的空气杀菌作用,扩散的空 气负离子与尘埃迅速结合,其重量大于优质空气比重,迅速下沉接近地面, 有效净化空气当中的PM2.5等颗粒灰尘,且消毒气体催化灯的设计,不仅能 够释放出杀菌紫外线,保证罩体内部无菌,且能够对消毒气体中的消毒因子 进行催化,提升杀菌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部导流罩体的底部与顶部之间夹角为 45°,所述上部导流罩体的顶部夹角为9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部导流罩体由基板、内表面涂层以及 外表面涂层组成,所述基板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板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能够使 得下部导流罩体以及上部导流罩体具有很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从而有 效提高罩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表面涂层设置在下部导流罩体的内表 面,所述内表面涂层采用光催化涂层,光催化涂层由普通涂层添加纳米TiO2 混合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下部导流罩体以及上部导流罩体 的内表面设置光催化涂层,能够有效地缓解消毒气体催化灯照射产生的紫外 线,从而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自然智能物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大自然智能物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