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应力腐蚀敏感性的高强耐蚀Zr702L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1894.7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泽;吴金平;赵恒章;陈婉琦;徐磊;李鑫;汪舸;张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6/00 | 分类号: | C22C16/00;C22F1/18;C22C1/03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小燕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经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腐蚀 敏感性 高强 zr702l 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应力腐蚀敏感性的高强耐蚀Zr702L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Hf 0.5%~15.0%,Ti 0.5%~20.0%,Fe 0.01%~0.2%,Cr 0.01%~0.03%,O 0.05%~0.25%,Si不高于0.01%,C不高于0.05%,H不高于0.005%,其余为Zr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Zr702L合金具有α单相组织。本发明的Zr702L合金采用Hf、Ti固溶强化Zr基体,结合控制杂质元素含量保证形成α单相组织,使得Zr702L合金具有优异的抗沸腾硝酸应力腐蚀性能、抗沸腾硝酸均匀腐蚀性能,且物相单一,组织、成分均匀,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可加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锆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应力腐蚀敏感性的高强耐蚀Zr702L合金。
背景技术
化工领域等大型设备的长期可靠服役,与设备用材的耐蚀性与耐磨性密切相关。目前,对于大型化工关键设备的用材,主要选择为锆合金,原因是锆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保障了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但是,在沸腾硝酸介质中,尽管其均匀腐蚀速率很低,但在受到应力加载、或者材料内部存在残余应力时,锆合金容易发生毫无征兆的应力腐蚀开裂,这给设备运行带来极高风险。
目前,在硝酸工业领域应用最多的锆合金材料为Zr702合金,原因是该合金成本较低,且均匀腐蚀速率极低。但是,该合金存在严重短板:一方面,该合金在沸腾硝酸溶液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且应力腐蚀敏感性随着硝酸温度、硝酸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严重损害了服役可靠性;另一方面,该合金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变形,不适合于制造结构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学者对已有商用锆合金进行了测试评价,在沸腾硝酸中均发现了应力腐蚀开裂现象。这是锆自身在沸腾硝酸溶液中容易发生过钝化腐蚀的特质决定的。
日本学者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合金化提升了锆合金的耐沸腾硝酸应力腐蚀性能。但是,上述合金应用空间有限。一方面,新型锆合金原材料为核级海绵锆,要求Zr的伴生元素Hf的含量须低于0.01wt%,导致合金成本极高;另一方面,学者提供的方法通过添加Ta元素,但Ta元素的成本高昂,且Ta的添加会导致大量含Ta第二相析出,合金组织均匀性难以保证,且第二相会导致电偶腐蚀,降低耐蚀性。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经济实用的、具有低应力腐蚀敏感性的高强耐蚀锆合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应力腐蚀敏感性的高强耐蚀Zr702L合金。该Zr702L合金以Zr为基体、以Hf、Ti为主要合金元素,结合控制杂质元素含量范围,将锆合金的物相组成严格控制为单一的α相,使得Zr702L合金在沸腾硝酸溶液中,其表面会形成由纳米尺寸氧化物晶粒组成的复合氧化膜,有效降低了Zr702L合金在沸腾硝酸中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极大地提升了锆合金的抗应力腐蚀能力,同时提高了Zr702L合金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应力腐蚀敏感性的高强耐蚀Zr702L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Hf 0.5%~15.0%,Ti0.5%~20.0%,Fe 0.01%~0.2%,Cr 0.01%~0.03%,O 0.05%~0.25%,Si不高于0.01%,C不高于0.05%,H不高于0.005%,其余为Zr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Zr702L合金具有α单相组织,所述Zr702L合金在沸腾3mol/L~14mol/L硝酸溶液中按强度计算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低于5%,在沸腾3mol/L~14mol/L硝酸溶液中的均匀腐蚀速率低于0.01mm/a,室温抗拉强度高于450MPa,屈服强度高于300MPa,断后延伸率高于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1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