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变压器油温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0533.0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雷超;王强钢;莫复雪;周念成;池源;罗永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周玉玲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配电网 负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变压器油温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配电网中包括低电压等级变电站与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低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负荷由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供电;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建立负荷转供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系统运行约束以及变压器油温约束;根据负荷转供优化模型,将低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负荷转供至另一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供电。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兼顾保障电网承载容量与变压器温度不越限的技术问题,能够确保整个负荷转供过程中,不会引起任意高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顶层油温和热点油温越限,能够保证枢纽高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的承载能力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对保障整个城市电网输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照城市电网负荷的长期高速增长的态势,且受某些因素影响导致输变电设备无法按 时计划检修等因素,变压器设备的绝缘强度不断老化,再加上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造成220kV枢纽变电站的供电能力将受到变压器容量和顶层油温不超限的双重限制,直接 导致大幅降低了110kV城区电网的供电承载能力。为保障大电网安全,避免发生因设备超 限出现大面积停电事件,这对现代城市电网的负荷精准调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通过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应用多元化的监测分析手段,一旦220kV变压器顶层或者 热点油温越上限,运维人员立即在变电站端采取喷水、放冰块等降温措施抑制变压器油温 持续增长。通过这种方式,利用不同220kV变压器的降温能力,消除或者减轻220kV枢纽变电站供电容量“卡脖子”现象。其应用效益包含:一方面,可在负荷高峰期避免输变电 设备关键断面、电网元件超稳定限额运行,降低大电网的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全面盘活 变压器容量的富余灵活性资源,有助于从全局角度超前进行全网负荷优化分配,最大程度 保证用户可靠用电,确保完成保安全、保供电、保民生的工作目标。
目前,对针对变压器温度的相关建模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忽视了电网紧急调度中须 权衡变压器利用率提升和油温上升的关系。如果遇到单个变压器顶层油温或热点油温出现 越限,国内外学者则采用了需求侧响应、切负荷、负荷转移等方法进行建模。这些研究均 是以单个变压器为建模对象,而不是以整个受端城市电网为研究对象。综上所述,现有研 究成果无法同时兼顾城市电网承载容量不够、变压器温度高的双重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变压器油温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解决 如何兼顾保障电网承载容量与变压器温度不越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变压器油温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配电网中包括低电压等级变电站与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低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负荷由高 电压等级变电站供电;
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建立负荷转供优化模型,所述负荷转供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 系统运行约束以及变压器油温约束;
根据所述负荷转供优化模型,将低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负荷转供至另一高电压等级变电 站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负荷转供优化模型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混合整数规划工具包中 的CPLEX工具包求解。
进一步的,对高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变压器油温约束进行线性化,得到线性化的变压器 油温约束:
式中,为t+1时刻的变压器热点油温;为t+1时刻的变压器顶层油温;为t时刻的变压器热点油温;为t时刻的变压器顶层油温;t时刻到t+1时刻为一个负荷转 供优化周期;为t时刻的变压器负荷变化量;SN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冷源温 度的变化量,为环境温度变化量,为变压器 顶层温度的变化量,θhs_max为变压器热点油温上限值θto_max为变压器顶 层油温上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0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