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色力,高透明性水性油墨用有机颜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9114.5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陈权弟;朱小吒;余江洋;傅彬;何江龙;杨容;何文武;张坤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隆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36 | 分类号: | C09B67/36;C09D11/037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徐克寒 |
地址: | 33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色力 透明性 水性油墨 有机颜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色力,高透明性水性油墨用有机颜料制备方法,涉及有机颜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步骤如下:S1:向带有搅拌器、加料管和通气管的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以置换其内部的空气,然后硫酸溶液加入反应容器当中,再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烯烃基硅三醇和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在偶氮有机颜料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合成的含碳氢长链和硅醇的偶合组分衍生物,使得偶氮有机染料分子能够有序的分散和聚集在含碳氢长链和硅醇基的偶合组分衍生物的周围,同时配合超分散剂的使用,使得偶氮有机染料能够被充分的湿润,且由于碳氢长链的作用使得超分散剂难以与偶氮有机染料发生交联,硅醇基能够有效的增强偶氮有机颜料与无机材料的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颜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色力,高透明性水性油墨用有机颜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有关助剂经复合碾磨生产加工而成,水性油墨主要是由水性高分子乳液、有机颜料、树脂、表活剂及有关添加剂经有机化学操作过程和物理学混和而制成的水基印刷油墨,鉴于它是用水来替代传统式油墨中占30%~70%的有害有机溶液,使油墨中不会再带有易挥发的有机溶液,因此称其为水性油墨。
而使用偶氮类有机颜料来制作水性油墨时,由于其与水的相容性较差,因此在制作水性油墨时偶氮类有机颜料容易聚集难以分散,因此市面上多采用添加超分散剂的方式对偶氮类有机颜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其易于分散,但是超分散剂添加较多时,易造成超分散剂与偶氮类有机颜料的部分官能团发生交联,造成有机颜料粘度较大,不便于后期使用,且造成其对无机材料的附着力下降,当添加较少时起不到分散作用,为此提出一种高色力,高透明性水性油墨用有机颜料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色力,高透明性水性油墨用有机颜料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色力,高透明性水性油墨用有机颜料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S1:向带有搅拌器、加料管和通气管的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以置换其内部的空气,然后硫酸溶液加入反应容器当中,再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烯烃基硅三醇和催化剂,开启搅拌器在60-100℃的条件下反应20-40分钟后,得到混合液A,通过加料管向反应容器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混合液A的PH值为7.0-8.0,进一步的通过加料管缓慢的向反应容器内部添加2-萘酚,持续保温并通入氮气,搅拌反应4-10小时后得到反应液B;
S2:将反应液B静置后,取其水层,采用乙醚对水层进行萃取,干燥后采用水浴蒸馏出乙醚,再依次采用减压蒸馏,蒸出反应原料和反应物C;
S3:向带有搅拌和加热功能的搅拌桶中添加去离子水,在搅拌的状态下向去离子水中依次添加反应物C、超分散剂和偶氮染料,持续搅拌得到乳液D;
S4:将乳液D进行干燥后,进行研磨,将粒子直径控制为0.2-0.3微米,得到有机颜料。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烯烃基硅三醇的碳原子数大于10。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的催化剂为无水三氯化铁或者无水三氯化铝,硫酸溶液的浓度为1%。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硫酸溶液、烯烃基硅三醇、催化剂和2-萘酚的比例为100ml∶10-40g∶1-5g∶10-40g。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去离子水温度控制为40-60℃。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去离子水、反应物C、超分散剂和偶氮染料的质量比分别为50∶5-15∶4-10∶100。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超分散剂的型号为CH-8系列,所述偶氮染料为红色或者黄色偶氮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隆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隆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9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磁透复合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