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继电器的状态检测方法、隔离检测电路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3333.2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0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鹏;张衡;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沃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嘉宁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继电器 状态 检测 方法 隔离 电路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继电器的隔离检测电路,包括四个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分别设置在动力电池正负极两端及充电口正负极两端,得到Vbatt+、Vbatt‑,Vchg+,Vchg‑四个采样电压,将该四个采样电压两两组合,分别经过第一固态继电器和第二固态继电器,将得到的信号通过处理器处理,通过不同采用电压的电压差判断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分别对动力电池电压+,动力电池电压‑,充电+及充电‑四个端口的电压进行采样,通过对四路采样电压两两组合,将组合得到结果进行判定,以确定快充继电器的状态,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能够检测低边继电器,安全性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继电器的状态检测方法、隔离检测电路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在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中,电池端与充电口之间通过快充继电器控制通断。充电时,控制快充继电器闭合,使得充电口与电池电连通,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控制快充继电器断开,使得充电口与电池电断开。动力电池有正负极,对应的快充继电器也包括控制正极充电口与电池正极通断的快充正继电器、以及控制负极充电口与电池负极通断的快充负继电器。
继电器可能出现故障,例如控制其闭合时,未正确闭合,或者要断开时未正确断开,这就需要对继电器状态进行检测。现在常用的检测方式有两种:继电器辅助触点法和电压采集法。辅助触点方式需要特制的继电器,相对成本较高,并且此种粘连检测方式受继电器的限制,并未普及应用。比较通用的方式是电压采集法。
例如公告号为CN 102162833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高压回路中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分别对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两端进行电压采集,并对电池包两端进行电压采集,根据能否采集到电压值来判断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该方法根据能否采集到电压值来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具有一定的误差,并且不能检测低边继电器。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继电器的状态检测方法、隔离检测电路及设备,分别对动力电池电压+,动力电池电压-,充电+及充电-四个端口的电压进行采样,通过对四路采样电压两两组合,将组合得到结果进行判定,以确定快充继电器的状态,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能够检测低边继电器,安全性高,成本低。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继电器的隔离检测电路,包括四个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分别设置在动力电池正负极两端及充电口正负极两端,得到Vbatt+、Vbatt-,Vchg+,Vchg-四个采样电压,将该四个采样电压两两组合,分别经过第一固态继电器和第二固态继电器,将得到的信号通过处理器处理,通过不同采用电压的电压差判断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将经过第一固态继电器和第二固态继电器得到的信号输入模数转换芯片后通过处理器处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和模数转换芯片连接隔离电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过不同采用电压的电压差判断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包括:
当正极继电器闭合时,若Vbatt+与Vchg+间的电压差大于等于阈值,判断正极继电器高阻态故障,否则正常;当正极继电器断开时,若Vbatt+与Vchg+间的电压差小于阈值,判断正极继电器粘连故障,否则正常;
当负极继电器闭合时,若Vbatt-与Vchg-间的电压差大于等于阈值,判断负极继电器高阻态故障,否则正常;当负极继电器断开时,若Vbatt-与Vchg-间电压差小于阈值,判断负极继电器粘连故障,否则正常。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继电器的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沃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沃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干胶单张纸自动排废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茎泽兰脱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