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用雾化增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2962.3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刘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装置 | ||
本发明属工厂化和设施化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增氧装置。该装置包括压力容器,进气系统、进水雾化系统和排水系统。其中,压力容器能耐受低压,进气系统具备稳压装置,进水系统末端加装向上的雾化器,装置底部通过文丘里与养殖池进水管相连。本发明通过稳压阀提供稳定的氧气来源,不断补充溶于水后的氧气消耗;利用向上的雾化器增加水分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雾化水珠缓慢凝聚下落,延长与氧气的接触时间,进一步增加氧气的溶解;通过文丘里与养殖池进水管相连,避免了动力消耗。本装置是在极低能耗下,使氧气更易于溶于水中,增加溶解氧量,同时避免氧气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雾化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产养殖业飞速发展,各种新型养殖模式不断涌现,养殖产量也不断攀高,工程化、设施化养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养殖产量的提高,制约水生动物单产的水体溶解氧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使用设备增加养殖用水中溶解氧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利用空气中存在的大量氧气,其二则是使用工业纯氧。
长期存在于设施渔业中的传统增氧方式主要是利用压缩空气,采用气石或者纳米管,使空气转变为细小的气泡,增加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并且空气气泡从水底上浮,延长空气与水的接触时间,增加氧气的溶解,从而提高水中溶解氧量。
使用纯氧或者液氧是目前比较超前的增氧措施,初期人们同样使用气石或者纳米管增加氧气的溶解,但该方法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氧气以气泡的形式从水面溢出,形成巨大浪费,氧气利用率甚至不足10%;后期从业者利用氧气锥,使用文丘里,采用射流器等使水流形成细小水珠,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在压力容器中提高氧的分压,增加氧气的溶解,具有很好的增氧效果,并且明显降低了氧气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增氧措施效果受限制和大量纯氧浪费的技术难题,运用物理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一种适用于空气和纯氧等的增氧装置,能显著提高水体中溶解氧量并避免纯氧浪费,以满足水产养殖对溶氧的需求和降低纯氧消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装置为有三个开孔的密闭压力容器:装置耐压,形状不限,器壁有三个孔,其一为气体进入口,其二为雾化水入口,其三为底部的富氧水出口。气体入口外加限压阀,可以自动调控装置内气体体积,保持装置内气体终维持相对稳定的低压状态,用于控制耐压容器内压力;雾化水在装置内的出口处加装雾化器,将进入的水雾化成极细的水分子颗粒,提高水分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的溶解,雾化水管进入装置前可根据水压大小,判断是否增加管道加压装置(是否可以采用管道变径的方法增加流速,形成雾化),雾化器位于装置内,用活接连接,方便维修更换;雾化器所产生的水雾向上喷洒,水分子自由落体,下降过程中逐渐汇集成水滴,并在装置底部集中;富氧水的出口位于装置底部,容器中雾化水冷凝后形成的高溶氧水滴,随重力下降,并通过文丘里与养殖池进水管道相连,提高进水管中的溶解氧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不需要另外的电力消耗,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显著提高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量;
3、极显著提高纯氧的利用率,避免传统技术中氧气的大量浪费;
4、在增加容器中压力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节纯氧的消耗;
5、装置使用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
6、低压雾化装置,避免氧气锥压力容器对耐高压的要求,减少氧气锥射流器对水流速度的要求,避免由此必须的动力水泵对电力的消耗;
7、通过文丘里与主进水管道相连,避免了水流倒灌所需的水压;
8、雾化器形成水雾,悬浮空中,增加了停留时间,提高了与氧分子接触的时间,增加氧的溶解;
9、雾化形成的极细水珠,增大了水珠表面积,增加了与氧接触的面积,增加氧的溶解,提高水体溶解氧量。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2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