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及会议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9908.3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1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华;王茂权;张庆刚;李朝;庹霞;刘晓孟;石佳良;王金国;王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5/00 | 分类号: | B61D25/00;G06F3/048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文季;李虹青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车窗 会议 车厢 |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及会议车厢,包括车窗本体,车窗本体包括:外夹层玻璃和内夹层玻璃,外夹层玻璃和内夹层玻璃间形成中空腔体;调光屏,固定于中空腔体内,调光屏用于调节车窗的透光率;显示屏,固定于中空腔体内,显示屏用于进行信息显示;触摸屏,固定于中空腔体内;控制器,分别与调光屏、显示屏和触摸屏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触摸屏的触摸信号分别控制调光屏或显示屏动作。根据乘客的要求通过调节车窗的透光率,调节太阳入射到车内的能量;显示屏不占用车内空间,车体无需单独开设显示窗口,优化车厢内饰及观感,提高乘客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及会议车厢。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动车组的广泛普及,旅客出行对列车舒适性提出更高要求,例如车内温湿度、可见光透光率、乘座舒适性、人机交互等。
现有人们对于列车上的车窗玻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车窗仅使用安全玻璃以供乘客欣赏窗外景色,而如今的车窗更是提供图像显示的功能,并通过这些附加的服务来提高乘客的搭乘体验。为了不影响车窗的观看外部景色的功能,厂家一般将透明显示屏与车窗玻璃互相结合,以实现静态或动态图像的显示,然而,对于调节太阳光入射强度的办法仍是采用窗帘的形式。传统的大铁路客车是在侧墙上安装拉帘的形式实现的。动车组是在侧墙内窗口上部集成卷帘,手动上下拖拉实现的。前挡风玻璃区域是电动遮阳帘的形式实现的。无论是电动还是手动,目前调整太阳光的入射能量的方法均是采用帘布隔离的方式。这使得传统帘布隔离的方式影响车窗的图像显示功能的使用,用户只能够进行二选一的功能选择,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以解决现有的车窗功能单一的问题。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轨道车辆用车窗的会议车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包括车窗本体,所述车窗本体包括:
外夹层玻璃和内夹层玻璃,所述外夹层玻璃和所述内夹层玻璃间形成中空腔体;
调光屏,固定于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调光屏用于调节车窗的透光率;
显示屏,固定于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显示屏用于进行信息显示;
触摸屏,固定于所述中空腔体内;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调光屏、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触摸屏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摸屏的触摸信号分别控制所述调光屏或所述显示屏动作。
优选地,所述调光屏固定铺设于所述外夹层玻璃的表面;
在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显示屏、所述触摸屏和所述内夹层玻璃自外至内依次固定;
所述调光屏和所述外夹层玻璃间、所述触摸屏和所述内夹层玻璃间、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触摸屏间均分别设有光学胶膜。
优选地,所述车窗本体还包括:
窗框和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沿所述车窗本体的厚度方向、位于所述外夹层玻璃和所述内夹层玻璃之间,所述外夹层玻璃、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内夹层玻璃形成所述中空腔体;
所述窗框用于包覆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所述外夹层玻璃和至少部分所述内夹层玻璃,所述窗框沿所述车窗本体的周向环绕设置。
优选地,所述车窗本体还包括触摸按键组件,所述触摸按键组件和所述触摸屏并联连接,所述触摸按键组件包括:
触摸按键板,固定于所述内夹层玻璃的底部边缘处;
丝网印,印刷在所述外夹层玻璃的夹层侧,且所述丝网印与所述触摸按键板相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9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