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人工调蓄湖的导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8695.2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朱卉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人工 调蓄湖 导流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人工调蓄湖的导流系统,包括进水区、出水区、导流坝、水泵推流器和潜水泵,其中进水区与出水区分别设置在人工调蓄湖的两端,导流坝的建立将人工调蓄湖呈s型,水泵推流器与潜水泵分别安装在湖中,两者配合进一步促进水体循环,对水体流向再次进行调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水质和景观效果,使原有排水管道能够正常使用,避免新建雨水管道,节省了造价,在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当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人工调蓄湖的导流系统。
背景技术
调蓄湖是海绵城市概念当中对雨水进行滞蓄、净化、回用的一种重要方式。除利用自然湖泊外,城市当中多采用人工湖体进行雨水调蓄,将人工湖设置在雨水排水管道之间,按照海绵城市调蓄指标,将需要调蓄的雨水存于湖体中,缓解排水压力,待降雨高峰时段结束后再排出。目前人工调蓄湖处于优化水流条件避免“短流”、水体要流经湖体充分净化的目的,雨水进出水口多采用沿湖体对角线方向布置,在新建排水规划地区这种布置易于实现,但在建设程度较高的老城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在原有管道上增设调蓄湖时,两侧进出水位置已固定,这种布置方式就很难实现。
既有管道海绵化改造,两侧进出水管道位置固定,直接使用会导致新进雨水按照“短流效应”,不流经整个湖体按照最短路径直接排出,使整个湖体水域无法进行水体循环,成为“死水”,迫使相关净化措施,水生动植物群落只能布置在进出水管道一侧,无法合力利用湖体面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人工调蓄湖的导流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绵城市人工调蓄湖的导流系统,包括进水区、出水区、导流坝、水泵推流器和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与所述出水区位于所述人工调蓄湖的两端;所述导流坝设置在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水泵推流器与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人工调蓄湖内。
优选地,所述导流坝包括第一导流坝和第二导流坝,所述第一导流坝与所述第二导流坝可将所述人工调蓄湖间隔为s型。
优选地,所述导流坝包括挡墙,所述挡墙的高度至少高于所述人工调蓄湖的常水位50cm。
优选地,所述进水区与所述出水区包括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为八字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水泵推流器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坝的所述人工调蓄湖中,所述水泵推流器与所述进水区的水流配合形成湖内的水体流动。
优选地,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坝前的所述人工调蓄湖中,所述潜水泵引导水流至所述出水区。
优选地,一种海绵城市人工调蓄湖的导流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人工调蓄湖两端设置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
在所述人工调蓄湖中建造所述第一导流坝与所述第二导流坝,将所述人工调蓄湖间隔为s型;
将所述水泵推流器与所述第一导流坝相对设置于湖水中,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坝前;
启动所述水泵推流器与所述潜水泵,与所述第一导流坝和所述第二导流坝配合完成引导水流。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系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短流效应带来的无法进行水体循环的问题,通过利用导流坝和观景半岛做为导流坝和对净化设备合理的布置,促进水体循环,提高了水质和景观效果,使原有排水管道能够正常使用,避免新建雨水管道,节省了造价,在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当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流坝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8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