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烟气烟尘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5897.1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9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雄;乔远峰;崔俊荣;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三合盛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78;B03C3/8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转型***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烟气 烟尘 协同 控制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烟气烟尘的协同控制系统,涉及控制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包括锅炉设备,所述锅炉设备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协同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烟气烟尘的协同的使用方法,包括A:烟气烟尘收集、B:密闭分离、C:灰渣回收、D:检测排放、E:控制循环、F:去害处理、G:智能监测。本发明通过密封环对吸收塔的底部密闭,避免锅炉设备和吸收塔的接口处泄露烟尘烟气,经多个支撑杆对安装板的底部支撑,提高吸收塔和协同塔的连接稳定性,经单向引流模块防止将吸收塔内部的烟尘烟气倒流进入锅炉设备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电厂烟气烟尘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燃煤电厂当下所采用的污染物脱除设备,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是在不同时期逐渐改造或加装实施的,也因此造成了每项污染物脱除设备功能单一,各单元设备之间简单串联使用,缺乏整体协同的观念,单个设备对不同种污染物的影响规律并不明晰,甚至导致不同设备上下游之间的不利影响,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810437245.9中公开有一种火电厂环保设施优化运行控制系统,该火电厂环保设施优化运行控制系统,虽然,打破现有各环保设备采用分散、孤立的运行模式,在保证机组污染物稳定超低排放的基础上,协调各环保设备,以通过分配各环保设备对污染物脱除的贡献率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保证各环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但是,该火电厂环保设施优化运行控制系统,在火电厂使用中不能对烟气烟尘协同处理,在对烟尘分离时,不能分步骤多次剥离,对烟气中尘土和有害物质分离去除,导致烟尘处理效果不好,在排放时产生白烟,不符合废气排放标准,对附近环境产生大范围污染。
因此,提出一种火电厂烟气烟尘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烟气烟尘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在对烟尘分离时,对烟气烟尘协同处理时,不能分步骤多次剥离,对烟气中尘土和有害物质分离去除,在排放时产生白烟,不符合废气排放标准,对附近环境产生大范围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火电厂烟气烟尘的协同控制系统,包括锅炉设备,所述锅炉设备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协同塔,所述吸收塔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和锅炉设备顶端相适配的密封环,所述吸收塔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单向引流模块,所述吸收塔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烟气加热器,所述协同塔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低温电除尘器,所述低温电除尘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细灰管,所述细灰管的底部依次贯穿协同塔和安装板并固定连接有灰渣泵,所述协同塔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分离模块。
可选的,所述协同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烟尘检测模块,所述协同塔的顶部位于烟尘检测模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烟囱,所述协同塔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流管。
可选的,所述引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智能检测箱,所述智能检测箱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终端显示模块,所述引流管贯穿智能检测箱顶部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液化分析仪,所述智能检测箱的内部顶端位于液化分析仪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抽烟机。
可选的,所述智能检测箱的内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喷淋层,所述智能检测箱的底部贯穿安装板并固定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凝器。
可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光散射分析仪,所述冷凝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液泵,所述引流管位于协同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烟尘分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三合盛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三合盛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5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