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级联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的位置及波长解调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5687.2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沼云;胡怡威;赵志颖;唐超;胡挺;阳华;王航;张昕;王师琦;马俊嵩;岳耀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级联 光纤 光栅 传感 阵列 位置 波长 解调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级联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的位置及波长解调系统和方法,基于超连续谱激光和CCD波长阵列探测器进行数据的并行采集和处理,波长解调速度比扫描激光器的方案速度更快;采用参考光与传感光信号干涉原理,可以解调出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和对应波长,提高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复用数量;将传感光信号和参考光分别采用偏振分束器分路为X轴和Y轴光,然后再进行X轴干涉和Y轴单独干涉和探测,可以消除偏振效益对系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级联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的位置及波长解调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传统的光电传感技术相比,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体积小等优点。对于特定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其波长变化与外界待测物理量的变化存在对应关系。因此,为准确测量待测物理量,光纤光栅的波长解调技术十分重要。现阶段可以实现的解调方法有光谱仪检测法、非平衡M-Z干涉解调法、匹配光栅解调法、CCD分光仪解调法、可调谐F-P滤波解调法等多种解调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1)对于多个光纤光栅级联的传感阵列,系统复杂,解调速度较慢;(2)每一个级联光纤光栅之间需要一定的波长间隔否则对光栅的级联无法解调,使得级联光纤光栅传感器数目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多个光纤光栅级联的传感阵列寻址和波长解调的问题,提供一种级联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的位置及波长解调系统和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级联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的位置及波长解调系统,由超连续谱激光源、光分路器、光环形器、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传感光偏振分束器、参考光偏振分束器、X轴光合束器、Y轴光合束器、X轴光谱色散器、Y轴光谱色散器、X轴CCD波长阵列探测器、Y轴CCD波长阵列探测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组成;超连续谱激光源经光纤连接光分路器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的一个输出端口经光纤连接光环形器的第一端口,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经光纤连接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光环形器的第三端口经光纤连接传感光偏振分束器的输入端口,传感光偏振分束器的X轴输出端口经光纤连接X轴光合束器的一个输入端口,传感光偏振分束器的Y轴输出端口经光纤连接Y轴光合束器的一个输入端口;光分路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经光纤连接参考光偏振分束器的输入端口,参考光偏振分束器的X轴输出端口经光纤连接X轴光合束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口,参考光偏振分束器的Y轴输出端口经光纤连接Y轴光合束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口;X轴光合束器的输出端口经光纤连接X轴光谱色散器的输入端口,X轴光谱色散器输出端口正对X轴CCD波长阵列探测器的探测窗口,X轴CCD波长阵列探测器的输出端口经电信号线接入数据处理单元的一个输入端口;Y轴光合束器的输出端口经光纤连接Y轴光谱色散器的输入端口,Y轴光谱色散器输出端口正对Y轴CCD波长阵列探测器的探测窗口,Y轴CCD波长阵列探测器的输出端口经电信号线接入数据处理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口。
上述方案中,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由2个以上的弱反射光纤光栅依次串联而成。
一种级联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的位置及波长解调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超连续谱激光源产生超连续的宽谱激光,并将超连续的宽谱激光输入至光分路器;
光分路器将超连续谱激光源输入的宽谱激光分为检测激光和参考激光,并将检测激光输入至光环形器的第一端口,参考激光输入至参考光偏振分束器;
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将检测激光转换为传感光信号,并将传感光信号反射至光环行器的第二端口;
光环形器将第二端口输入的传感光信号由第三端口输出至传感光偏振分束器;
传感光偏振分束器将传感光信号分束为正交的X轴传感偏振光和Y轴传感偏振光,并将X轴传感偏振光输入至X轴光合束器,Y轴传感偏振光输入至Y轴光合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5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