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负载的稳态输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负载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4621.1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5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谢炳涛;曾显华;周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冀孟恩;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负载 稳态 输出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负载的稳态输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负载,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子负载在恒阻输出模式下的预设阻值;根据预设阻值控制电子负载开始开载运行,并获取电子负载瞬时输出的第一电压值;获取电子负载执行开载运行后的运行时长,判断运行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时间;若否,则根据第一电压值和预设阻值计算得到第一电流值,以及根据第一电流值调整电子负载的电流输出量;若是,则对电子负载的电流输出量进行实时稳态调整,周期性获取电子负载在当前时刻瞬时输出的第二电压值,以及电子负载在上一时刻输出的等效电阻值,根据第二电压值、预设阻值和等效电阻值迭代计算得到第二电流值,以及根据第二电流值调整电子负载的电流输出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负载的稳态输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负载。
背景技术
电子负载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负载(如用电器),是用来测试直流电源的专用仪器,能够显示电源对各种负载条件的反应,帮助技术人员了解电源产品的带载性能,提高电源产品的可靠性。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存储和转换电能的需求,电子负载也得以广泛使用,可具体测试的直流电源包括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LED驱动器、DC-DC转换器、燃料电池等。
电子负载分为多种输出模式,其中,实现恒阻模式的功能模块需要硬件电路来完成,将需要生效的电阻值直接转换为硬件电路的控制信号,最终输出的电阻值大小和稳定性则由电路的元器件产生的效果体现,对于电路的信号干扰屏蔽和元器件的理想特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实现的难度很大,成本也高。
电子负载在恒阻模式下,因电路的稳定性受电流等高频信号的干扰,功能模块的回环电路会产生震荡,导致配置的电阻值无法稳态输出。如果电子负载无法稳定的输出设置的电阻值,那么将对直流电源的性能测试造成影响,甚至出现测试不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电子负载在恒阻模式下因回环电路输出电阻不稳定而导致的电路震荡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电子负载的稳态输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负载。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负载的稳态输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子负载在恒阻输出模式下的预设阻值;根据所述预设阻值控制所述电子负载开始开载运行,并获取所述电子负载瞬时输出的第一电压值;获取所述电子负载执行开载运行后的运行时长,判断所述运行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时间;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和所述预设阻值计算得到第一电流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值调整所述电子负载的电流输出量;若是,则对所述电子负载的电流输出量进行实时稳态调整,所述实时稳态调整包括:周期性获取所述电子负载在当前时刻瞬时输出的第二电压值,以及所述电子负载在上一时刻输出的等效电阻值;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值、所述预设阻值和所述等效电阻值迭代计算得到第二电流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值调整所述电子负载的电流输出量。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和所述预设阻值计算得到第一电流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值调整所述电子负载的电流输出量,包括:将所述第一电压值和所述预设阻值输入第一公式中,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值;所述第一公式表示为Iset1= Vmeas1 / Rset;其中,Iset1为所述第一电流值,Vmeas1为所述第一电压值,Rset为所述预设阻值;将所述电子负载在开载运行中的输出电流调整为所述第一电流值,以调整所述电子负载的电流输出量。
所述周期性获取所述电子负载在当前时刻瞬时输出的第二电压值,以及所述电子负载在上一时刻输出的等效电阻值,包括:根据预设间隔时间检测所述电子负载瞬时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并设定所述预设间隔时间的结束时刻为当前时刻,所述预设间隔时间的开始时刻为上一时刻;对上一时刻检测得到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商运算,计算得到的电阻值作为所述电子负载在上一时刻输出的等效电阻值;将当前时刻检测得到的电压作为所述电子负载在当前时刻瞬时输出的第二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4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