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柜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4197.0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凌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56;H02B1/30;H02B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柜,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柜体及设于柜体前侧的柜门,所述柜体两侧的侧板上设有通风口,所述柜体内部横向设有一隔板,位于隔板上方的柜体内设有一灭火罐,所述灭火罐内装有灭火剂,灭火罐上设有一喷料口,所述喷料口通过管件与一喷料开关连接,位于隔板下方的柜体内设有一横置的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设有一外套管,隔板的底部设有一内套管,位于隔板下方的柜体背板上设有若干消防触发模块。本发明为了解决因配电柜内的电气元件负荷过载或电气元件老化短路引起过热自燃可能延伸至配电柜外侧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电柜内如果起火也能自行灭火、防火的配电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柜体内火势外延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其内部设置有电气元件,主要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配电和控制,现已普遍应用于发电厂、工厂、住宅等场所。
由于配电柜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定期检修。一旦因配电柜内的电气元件负荷过载或电气元件老化短路引起过热自燃,轻则烧坏配电柜内的电气元件,重则火势延伸至配电柜外侧,给整个场所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因配电柜内的电气元件负荷过载或电气元件老化短路引起过热自燃可能延伸至配电柜外侧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电柜内如果起火也能自行灭火、防火的配电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及设于柜体前侧的柜门,所述柜体两侧的侧板上设有通风口,
所述柜体内部横向设有一隔板,
位于隔板上方的柜体内设有一灭火罐,所述灭火罐内装有灭火剂,灭火罐上设有一喷料口,所述喷料口通过管件与一喷料开关连接,
所述喷料开关包括一管状的开关壳体和一开关活塞,所述开关壳体的一端端口处设有上封板,所述上封板上开设有一驱动口,开关壳体的另一端端口处设有下封板,所述下封板上开设有一出料口和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有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开关壳体外往开关壳体内,所述开关活塞可滑动地设于开关壳体内,开关活塞与开关壳体的内壁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开关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料口,当开关活塞移动至与上封板抵靠时,进料口与出料口连通;当开关活塞移动至与下封板抵靠时,进料口被开关活塞侧壁封堵;所述灭火罐的喷料口通过管件与喷料开关的进料口连接;
位于隔板下方的柜体内设有一横置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可在柜体内作纵向升降移动,且柜体内设有用于限制升降板最高位置的上限位结构及用于限制升降板最低位置的下限位结构,升降板的顶部设有一外套管,隔板的底部设有一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均竖直设置,外套管的上口套设在内套管的外侧且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内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内连接孔,外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外连接孔,当升降板位于最高位置时,内套管上的内连接孔与外套管上的外连接孔错开,内连接孔被外套管的内管壁封堵;当升降板位于最低位置时,内套管上的内连接孔与外套管上的外连接孔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隔板通孔,所述隔板通孔的下口位于内套管的管孔内,隔板通孔的上口通过管件与喷料开关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若干升降板通孔,所述升降板通孔与外套管上的外连接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升降板通孔的上口通过管件与对应外连接孔的外口连接;
位于隔板下方的柜体背板上设有若干消防触发模块,每个消防触发模块包括一触发模块外壳、一前顶块、一热敏玻璃体、一活塞体、一弹簧和一后底座,所述触发模块外壳呈管状,所述前顶块定位在触发模块外壳的前端开口处,所述后底座定位在触发模块外壳的后端开口处,所述活塞体可滑动地设于触发模块外壳内,活塞体与触发模块外壳的内壁之间为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弹簧设于活塞体和后底座之间,弹簧的一端与活塞体抵靠,另一端与后底座抵靠,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热敏玻璃体位于前顶块与活塞体之间,热敏玻璃体的一端与前顶块抵靠,另一端与活塞体抵靠,热敏玻璃体对应的触发模块外壳上周向开设有若干传热孔;
每个消防触发模块中设有弹簧的触发模块外壳内腔均连通至喷料开关的驱动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凌,未经王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4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令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哈氏合金星型换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