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3330.0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南;杨彦东;明海慧;袁清秋;荐鹏;孟强;王国栋;魏耀;海东明;曹光胜;李思圻;胥玉静;武凡皓;尚策;孙蕴海;薛尚义;鲍君刚;王恩辉;徐明旺;孟凡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玉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开发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测井信息和地震质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信息;
基于所述沉积微相信息对所述目的层段进行物性条带划分,获取优质物性条带和劣质物性条带;
在所述目的层段内的优质物性条带设置第一菱形井网;
在所述目的层段内的劣质物性条带设置第二菱形井网;
其中,所述第一菱形井网的短轴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菱形井网的短轴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测井信息和地震质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测井记录和录井质料,确定所述目的层段的岩心沉积特征;
基于所述岩心沉积特征和区域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岩相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基于测井曲线和地震质料,建立波形属性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岩心沉积特征和区域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岩相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的步骤包括:
基于测井记录和录井质料,获取自然伽马、光电吸收截面指数、补偿密度和补偿中子孔隙度,作为测井相分析原始曲线;
基于所述测井相分析原始曲线,建立岩相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测井相分析原始曲线,建立岩相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的步骤包括:
其中,Sdn为第一对应关系,为补偿中子孔隙度,ρc为补偿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测井曲线和地震质料,建立波形属性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的步骤包括:
基于地震剖面上波组的反射结构、连续性、振幅、频率、几何外形进行地震相分析,获取地震分析数据;
基于所述地震分析数据和测井曲线特征,建立初始对应关系;
通过聚类分析处理所述初始对应关系,获取波形属性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时间域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转换为频率域的第二对应关系;
对所述频率域的第二对应关系进行地震信号差值,结合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地震相图;
基于所述地震相图,确定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时间域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转换为频率域的第二对应关系是通过如下公式实现的:
其中,a(f)为插值函数值,an为频率域信号;n为离散点号;Δf为频率域采样间隔;f为待插值点处频率值;i是虚数单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沉积微相信息对所述目的层段进行物性条带划分,获取优质物性条带和劣质物性条带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沉积微相信息中与河道对应的区域作为优质物性条带;
将所述沉积微信信息中与河道间向对应的区域作为劣质物性条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顶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菱形井网的长轴方向沿着所述河道的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菱形井网的短轴方向垂直于所述河道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33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