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3316.0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岩;王贵;姜博文;周晓斌;陈怀宇;肖孟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交流电动机 负载 蓄电池 工作 周期 制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动机类负载的运行数据;根据电动机类负载的工作特性和启动时间,将电动机类负载的工作周期分为启动和正常运行工况,分别计算启动有功功率和启动无功功率,以及正常运行工况下的额定有功功率;根据启动无功功率核算逆变器功率因数补偿元件是否满足逆变器的反灌纹波特性;计算电动机类负载启动和正常运行时蓄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而制定蓄电池工作周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蓄电池容量选择的准确性,保证蓄电池在规定的后备时间内可靠地为电动机类负载供电,同时避免蓄电池容量选择过大对建筑用房、设备采购等带来的经济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核电站供电可靠性的不断提升,部分重要交流电动机(电动阀)需要交流不间断电源供电,并在失去全部交流电源的工况下由蓄电池提供一定时间的后备电力供应。交流电动机类负载有别于其他计算机类或监测仪表类常规不间断电源负载,它们具有较低功率因数且在启动过程中功率因数可变,以往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计算中,没有充分考虑电动机启动工况与正常工况的特点,以及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性能,或分别将电动机启动电流、额定电流直接归算为电动机对蓄电池容量的需求,或仅按照电动机的额定有功功率归算。由于电动机功率因数较低且启动电流高至额定电流的3~7倍,这将对蓄电池容量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蓄电池容量选择的准确性,保证蓄电池在规定的后备时间内可靠地为电动机类负载供电,同时避免蓄电池容量选择过大对建筑用房、设备采购等带来的经济浪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电动机类负载的运行数据;
S2、根据电动机类负载的工作特性和启动时间,将电动机类负载的工作周期分为启动工况和正常运行工况,分别计算电动机类负载的启动有功功率和启动无功功率,以及电动机类负载正常运行工况下的额定有功功率;
S3、根据电动机类负载的所述启动无功功率核算逆变器功率因数补偿元件是否满足逆变器的反灌纹波特性;
S4、根据电动机类负载的启动有功功率、启动时间、额定有功功率、正常运行时间和蓄电池工作周期内的平均电压值计算电动机类负载启动和正常运行时蓄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而制定蓄电池工作周期。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步骤S1中所述运行数据包括电动机类型、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因数、启动电流、启动功率因数和启动时间。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步骤S2中电动机类负载的启动有功功率和启动无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
Pst为启动有功功率;Ur为额定电压;ISt为启动电流;为启动功率因数;Qst为启动无功功率。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步骤S2中电动机类负载正常运行工况下的额定有功功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
Pr为额定有功功率;Ir为额定电流;为额定功率因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3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