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颗粒饲料粉化率的猪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2777.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廖瑞波;张军;肖俊峰;汤建平;温庆琪;杨威;仲伟迎;李本松;吴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傲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10/30;A23K10/37;A23K20/26;A23K20/20;A23K20/142;A23K20/105;A23K20/189;A23K20/174;A23K4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363001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颗粒饲料 粉化率 配合 饲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颗粒饲料粉化率的猪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配合饲料包括:二级玉米211‑458份,小麦200‑500份,43豆粕78‑138份,面粉75份,玉米胚芽粕45份,麸皮54.2‑60.3份,食盐4份,磷酸氢钙4.7‑4.8份,石粉10.9‑11.6份,赖氨酸3.2‑4.7份,氯化胆碱1份,小麦酶0.2份,植酸酶0.1份以及猪核心料5份;生产方法对环模孔径、粉碎粒度孔径和环模压缩比进行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提高饲料颗粒硬度和耐久性,显著降低中转过程中机械力对饲料颗粒的破碎作用,解决粉碎粒度降低造成淀粉易糊化的问题,并减少饲料由于含粉率高造成浪费以及饲喂时引发的猪群呼吸道疾病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降低颗粒饲料粉化率的猪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规模化育肥猪场养殖量大,由人工投喂更改为自动料线,饲料配送方式由包装饲料更改为散装车运输,可节约人工费用。但散装车卸料时绞龙旋转速度快,两个水平绞龙和一个垂直绞龙,卸货时造成颗粒料粉化率高。经取样测定发现,散装车可造成约20%的饲料颗粒粉化。含粉的饲料经过料塔的分流,再由料线打入猪舍的料槽时,含粉分布不均匀。同一出料口不同时间点采样饲料样品测定,饲料的含粉率最高为44%,最低为8.5%。含粉率高除造成饲料浪费外,饲喂时的粉尘容易引发猪群呼吸道疾病。
散装车是造成颗粒饲料粉化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直接调整散装车蛟龙间隙,但是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饲料颗粒硬度、降低颗粒饲料的粉化率而提供一种降低颗粒饲料粉化率的猪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通过调整饲料的配制方案,以及改进饲料生产工艺达到降低饲料到达料槽时含粉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降低颗粒饲料粉化率的猪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
二级玉米211-458份,小麦200-500份,43豆粕78-138份,面粉75份,玉米胚芽粕45份,麸皮54.2-60.3份,食盐4份,磷酸氢钙4.7-4.8份,石粉10.9-11.6份,赖氨酸3.2-4.7份,氯化胆碱1份,小麦酶0.2份,植酸酶0.1份以及猪核心料5份。
进一步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二级玉米375份,小麦300份,43豆粕118份,面粉75份,玉米胚芽粕45份,麸皮56.9份,食盐4份,磷酸氢钙4.7份,石粉11.4份,赖氨酸3.7份,氯化胆碱1份,小麦酶0.2份,植酸酶0.1份以及猪核心料5份。
进一步优选地,每公斤猪核心料含1760~2700KIU维生素A,400~2000KIU维生素D3,大于4400mg维生素E,640~2400mg维生素K3,大于350mg维生素B1,大于850mg维生素B2,大于420mg维生素B6,大于3.2mg维生素B12,大于6200mg烟酰胺,大于3480mg泛酸,大于180mg叶酸,大于10mg生物素;1400~10000mg铜,8500~12000mg铁,10000~32000mg锌,3000~60000mg锰,140~1600mg碘以及50~200mg硒。
优选地,所述的43豆粕粗蛋白含量为42.5~43.5%,赖氨酸为98.5%的赖氨酸盐酸盐。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降低颗粒饲料粉化率的猪配合饲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二级玉米、小麦、43%豆粕和玉米胚芽粕分别使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进入各自的待配仓;优选粉碎粒度为2.0mm,
步骤S2:面粉、麸皮、食盐、磷酸氢钙和石粉投入各自待配仓,等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傲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傲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2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