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T数据的压缩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62676.9 | 申请日: | 202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双;张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禾恒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30/20 | 分类号: | G16H30/20;G16H10/60;G06T9/00;G06T1/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海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7 | 代理人: | 庞启成 | 
| 地址: | 610068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数据 压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学数据储存与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数据的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根据CT检测床型号及用途选择合适RAM储存硬件并搭设在该CT检测床上,再通过局域网络连接到主控方计算机设备上;S2:用户根据操作习惯或院内讨论,选择合适云储存APP作为RAM储存硬件,并将数据传输至主控方计算机设备上的数据中存基站;S3:于主控方计算机设备设定单次接收频率以及接收频率的优先级,本发明针对于CT数据无论在储存与打开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手段都具有速度更快的优势,在CT数据储存打开后能够进行异或运算,从而通过所得数据能够帮助用户更好理解CT数据,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数据储存与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数据的压缩方法。
背景技术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检查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而目前,互联网+已成趋势,患者的医疗数据,需要传输,动辄几百M上G,但是DICOM3.0协议是90年代初期设计,其设计的主要对象是局域网的数据传输与存储,所以面对巨大的CT原始文件,数据的传输已显得非常吃力。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数据的压缩方法,解决了CT数据庞大,现有数据传输方式无法胜任CT数据的传输与储存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中一种CT数据的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根据CT检测床型号及用途选择合适RAM储存硬件并搭设在该CT检测床上,再通过局域网络连接到主控方计算机设备上;
S2:用户根据操作习惯或院内讨论,选择合适云储存APP作为RAM储存硬件,并将数据传输至主控方计算机设备上的数据中存基站;
S3:于主控方计算机设备设定单次接收频率以及接收频率的优先级;
S4:用户将数据接收范围写入编程进行设定以实现计算机设备前期配置,当主控方计算机设备接收CT数据时,通过其内部编程进行设定实现使用配置,且主控方计算机设备对接收的CT数据进行自主范围深刻;
S5:主控方计算机设备接收到CT数据后使用其内安装的压缩文件APP对文件进行压缩,随后对压缩文件进行建档归档,在文件夹中附着超链接,并将打开子文件夹中单独文件的快捷命令写入超链接运行程序;
S6:以医院就诊及康复出入院录入记录系统为核验参照,与主控方计算机设备中压缩文件作对比,对无需留存文件进行清理,同时依照入院患者病情发展进行文件储存位置调整;
S7:当用户需查看患者CT数据时,用户操作主控方计算机设备对相对应的CT文件直接打开并进行异或运算,同时将得出的差异数据进行实时记录;
S8:CT数据文件在主控方计算机设备内进行储存或在调取时进行解压。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在CT检测床将数据传输至主控方计算机设备这一过程中,用户在CT检测床上安装的RAM储存硬件中通过程序设定输出类型的区别,同时用户在主控方计算机设备上通过程序设定接收数据类型的区别,从而在接收时自动分类储存。
第二方面,本发明中一种CT数据的压缩方法中,所述步骤S4中包括以下运行模式:
S4-1:用户使用主控方计算机设备登录云储存APP完成主范围复刻和全范围复刻,其中主范围复刻优先完成,全范围复刻用户根据实际诊断情况进行自行选择是否执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包含有以下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禾恒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禾恒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2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