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9359.1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戴翔;谢伟;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尔制冷(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9/14;F25B41/20;F25B41/3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制冷系统 制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尤其是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气体冷却器、高压节流阀、闪发桶、膨胀阀和蒸发器,还包括控制器、背压调节阀和电子膨胀阀,控制器分别与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连接,背压调节阀分别与闪发桶和压缩机的中压部分连接,用于控制闪发桶内二氧化碳的压力;电子膨胀阀分别与闪发桶的出液口和压缩机的中压部分连接,用于将二氧化碳饱和液体通过电子膨胀阀喷人压缩机的中压部分,电子膨胀阀还与控制器连接。该系统通过背压调节阀调整闪发桶内部的压力,并通过电子节流阀将闪发桶内的二氧化碳液体精确的喷入压缩机的中压部分,实现精确控制排气温度,不让排气温度超过允许值,保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尤其是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中,过热中压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气体冷却器冷却后并经过高压节流阀节流成气液两相存储于闪发桶内,闪发桶的上部为气体,下部为液体。
由于闪发桶内部的压力只能通过高压节流阀进行调节,因此闪发桶的压力波动较大,而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又过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控制闪发桶的压力,同时能够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气体冷却器、高压节流阀、闪发桶、膨胀阀和蒸发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还包括:背压调节阀,所述背压调节阀分别与所述闪发桶和所述压缩机的中压部分连接,用于控制闪发桶内二氧化碳的压力;及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分别与所述闪发桶的出液口和所述压缩机的中压部分连接,用于将二氧化碳饱和液体通过电子膨胀阀喷人压缩机的中压部分,所述电子膨胀阀还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压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包括二氧化碳双极压缩机或带有中间补气口的单级压缩机。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制冷方法,包括:通过背压调节阀控制闪发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若闪发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大于预先设定的值时开启所述背压调节阀,或根据工况运行需要控制所述背压调节阀的开关;通过电子膨胀阀控制进入到压缩机的中压部分的二氧化碳的流量来控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通过背压调节阀调整闪发桶内部的压力,并通过电子节流阀将闪发桶内的二氧化碳液体精确的喷入压缩机的中压部分,实现精确控制排气温度,不让排气温度超过允许值,保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气体冷却器2、高压节流阀3、闪发桶4、膨胀阀5和蒸发器6,还包括控制器、背压调节阀7和电子膨胀阀8,控制器与压缩机1和电子膨胀阀8连接,背压调节阀7分别与闪发桶4和压缩机1的中压部分连接,用于控制闪发桶4内部的二氧化碳的压力;电子膨胀阀8分别与闪发桶4的出液口和压缩机1的中压部分连接,用于将二氧化碳饱和液体通过电子膨胀阀8喷人压缩机1的中压部分。
压缩机1包括二氧化碳双极压缩机或带有中间补气口的单级压缩机。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加灵活的控制背压调节阀7的压力,背压调节阀7与控制器连接。
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条件下,满足跨临界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和喷气增焓制冷系统的供液压力和排气温度控制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尔制冷(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百尔制冷(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9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式空气增压器
- 下一篇:具有投影导航功能的近红外荧光手术导航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