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IM模型数据标准程式化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7534.3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9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唐松强;邬远祥;杨昊霖;王国光;张璇;路云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01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im 模型 数据 标准 程式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BIM模型数据标准程式化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基于工程阶段名称和工程阶段深度等级建立BIM模型数据标准的工程阶段域;步骤S102,基于BIM构件分类及BIM构件建立符合BIM模型数据标准的构件分类树;步骤S103,基于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标签和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建立BIM模型数据标准的属性池;步骤S104,基于BIM构件在工程阶段下与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的关联关系,以及BIM构件的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校验规则,建立BIM模型数据标准的构件库。本发明旨在建立标准的BIM语义和信息交流的规则,利于BIM标准化的执行,解决不同单位、专业之间数据不通畅和不同软件及施工时信息不统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IM模型数据标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BIM模型数据标准程式化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BIM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协作的工具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中得到应用,各行业广泛应用BIM技术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率协同工作,并建立基于BIM技术的BIM标准。但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BIM标准繁多,各行业、各企业建立的BIM标准得不到统一,导致BIM标准没有统一规范,仅仅是流于纸面,不能付之于计算机程序,缺乏BIM标准落地的手段。同时,BIM数据作为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分析和决策等的基础,如何保障BIM模型的数据质量成为提取和发现BIM模型数据价值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模型数据标准程式化的方法和系统,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BIM模型数据标准程式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基于工程阶段名称和工程阶段深度等级建立BIM模型数据标准的工程阶段域;
步骤S102,基于BIM构件分类及BIM构件建立符合BIM模型数据标准的构件分类树;
步骤S103,基于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标签和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建立BIM模型数据标准的属性池;
步骤S104,基于BIM构件在工程阶段下与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的关联关系,以及BIM构件的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校验规则,建立BIM模型数据标准的构件库。
进一步的,步骤S101中,建立BIM模型数据标准的工程阶段域还包括建立工程阶段备注。
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所述BIM构件分类至少包括BIM构件分类编号和BIM构件分类名称。
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所述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标签用于给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分类,以对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进行分组管理,包括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标签名称和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标签备注。
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所述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包括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名称、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编号、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定义和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类型,并配置有所述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类型包括文本类型、整数类型、实数类型、货币类型、测量类型、时间类型、布尔类型、枚举类型、坐标类型或枚举标签类型。
进一步的,步骤S104中,所述BIM构件在工程阶段下与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关联关系包括在不同的BIM标准阶段下将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关联BIM构件。
进一步的,步骤S104中,所述的BIM构件的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校验规则包括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校验规则名称、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校验错误提示文本、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校验规则、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校验类型和BIM模型数据标准属性校验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7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