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57281.X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成;王箫鹤;赵浩;张镇皓;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2;G06F111/04;G06F111/10;G06F119/08;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领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40 | 代理人: | 宋红宾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耦合 瓦斯 影响 因素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煤岩可假设为由煤基质孔隙及裂隙构成的一种双孔隙度、单渗透率的弹性介质。在瓦斯抽采过程中,随着煤层瓦斯压力的降低,基质孔隙中的吸附瓦斯解吸为游离瓦斯,通过扩散作用运移至裂隙中,经裂隙渗流至钻孔中,根据煤层瓦斯的运移规律,建立基于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模型,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结合某矿工作面实际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影响瓦斯抽采效果的主控因素。本发明所述分析方法基于某矿工程地质背景,结合瓦斯抽采过程中的瓦斯运移规律,建立瓦斯抽采流固耦合模型,并对不同瓦斯抽采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为煤矿瓦斯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瓦斯抽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瓦斯抽采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减少瓦斯涌出量,预防瓦斯灾害的重要手段。但是煤储层的瓦斯渗透率等其他因素,也严重的影响着瓦斯抽采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研究出影响瓦斯抽采效果的主控因素,对矿井瓦斯进行合理的抽采布置,从而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减少瓦斯涌出量,预防瓦斯灾害,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要达到这一目的,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S1瓦斯抽采流固耦合模型的构建
S1.1瓦斯运移场控制方程
煤岩可假设为由煤基质孔隙及裂隙构成的一种双孔隙度、单渗透率的弹性介质。在瓦斯抽采过程中,随着煤层瓦斯压力的降低,基质孔隙中的吸附瓦斯解吸为游离瓦斯,通过扩散作用运移至裂隙中,经裂隙渗流至钻孔中。其中,基质瓦斯扩散遵循Fick定律,裂隙瓦斯渗流过程遵循Darcy定律。考虑裂隙中瓦斯渗流的滑脱效应,则基质瓦斯和裂隙瓦斯运移方程为:
式中:VL为Langmuir体积,m3/kg;pL为Langmuir压力,Pa;ρs为煤的密度,kg/m3; ps为标况大气压力,Pa;Mg为瓦斯摩尔质量,kg/mol;R为瓦斯摩尔常量,J/(mol·K);Ts为标况温度,K;T为煤层温度,K;为基质孔隙度;为裂隙孔隙度;b1为滑脱因子, Pa;kf为裂隙渗透率,m2;μg为瓦斯动力粘度,Pa.s;τ为瓦斯解吸时间,s,表示基质放散能力;pm为基质瓦斯压力,Pa;pfg为裂隙瓦斯压力,Pa;为哈密顿算子。
S1.2应力场控制方程
煤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受地应力、基质孔隙和裂隙流体压力及瓦斯吸附/解吸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在未受采动影响的煤层中,煤岩处于应力平衡状态。随着瓦斯抽采的进行,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煤基质孔隙及裂隙结构发生形变。则煤层瓦斯运移应力场方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7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品的节水印染工艺和纺织品
- 下一篇:一种尿素胶囊中C-14的鉴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