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壳山核桃快速丰产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5151.2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翟敏;莫正海;王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县绿兴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王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核桃 快速 丰产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快速丰产技术,包括如下步骤苗木选择、苗木栽植和栽后管理,本发明对定植当年的嫁接苗,次年2月份在嫁接口5cm处平茬,现有技术是定植后,次年不进行修剪,正常肥水管理。次年2月进行平茬,可以缩短缓苗期,促进当年生长枝条的生长,增粗和增高生长明显高于传统处理方法,后期利于定向培养主杆分层型树型,果园的分枝点高度可以统一培1.5‑1.8m,有利于后期机械采收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壳山核桃快速丰产工艺,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快速丰产技术。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为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油料树种和材果兼用优良树种。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
而在种植薄壳山核桃时,是有很长的建园缓苗期,这段时间整体产量较低,并且整体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现有果园定植2+1年生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后,当年年底萌枝生长量小,一般不进行修剪,第二年萌枝生长量一般,无明显主杆和主枝,苗木还在缓苗阶段,第三年生长量增加,但由于没有明显主杆,很难培养成标准的主杆分层型树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薄壳山核桃快速丰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薄壳山核桃快速丰产技术,本发明对定植当年的嫁接苗,次年2月份在嫁接口5cm处平茬,现有技术是定植后,次年不进行修剪,正常肥水管理。次年2月进行平茬,可以缩短缓苗期,促进当年生长枝条的生长,增粗生长明显高于传统处理方法,后期利于定向培养主杆分层型树型,果园的分枝点高度可以统一培1.5-1.8m,有利于后期机械采收和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壳山核桃快速丰产技术,包括如下步骤苗木选择、苗木栽植和栽后管理:
S1、苗木选择:选择嫁接后1年生的苗,苗木粗度1.5cm,品种为波尼、威奇塔和肖尼;
S2、苗木栽植:包括全园深翻、挖定植穴、施基肥和栽植与水分管理;
S3、栽后管理:包括土壤管理、除草、施肥和灌溉与排涝。
优选的,所述全园深翻:全垦深度80cm,以破坏土壤的板结层。深翻过程中,将稻糠、有机肥等深翻入土,进行土壤的改良。
优选的,所述挖定植穴及施基肥:定植穴的规格60cm×60cm× 60cm。定植穴挖好后,在穴底施入有机肥20公斤,偏酸的土壤可施适量石灰,用表土回填至根系栽植所需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栽植与水分管理:确保栽植后水分供应充足,不产生干旱胁迫。水分管理,第一年,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如不下雨,需要在浇完第一次定根水后3天,进行第二次浇透水,随后附地膜。5月中旬到9月中旬,如果连续不下透雨,需要每隔12-15天浇透一次水。第二年也应及时灌溉。及时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优选的,所述土壤管理:薄壳山核桃定植后,采取林间套种的方式来改善土壤。
优选的,所述除草:倡导人工除草,除草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将除掉的草覆盖在树盘周围。
优选的,所述施肥:薄壳山核桃定植后的第一生长季节,可不施用化肥,到秋冬季时施有机肥,幼树的施用量可在10公斤/株,成年树为20公斤/株。在定植后的第2年,每年可追施3次复合肥,总施肥的量为1.5~2斤,而幼树每次施肥可额外加入100~200克的尿素,可分别在春季生长期4,5月份、果实发育期幼树为新稍快速生长6,7月份、次年生长的N素积累期8月份,结果树按胸径1cm施约250克的优质复合肥。
优选的,所述灌溉与排涝:刚移栽的幼树,根系尚未完全恢复,遇到干旱时及时进行灌溉。果园安装喷滴灌系统或铺设主管道系统,保证水源。结果树供水的几个时期:雌雄花发育期4月中旬-5月中下旬;果实膨大期6月下旬-8月上旬;灌浆期8中旬-9月上中旬。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县绿兴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全椒县绿兴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