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玉米育种试验的精量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55064.7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常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亚雅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04;A01C1/06;A01C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曹昆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玉米 育种 试验 精量排种器 | ||
1.一种用于玉米育种试验的精量排种器,它包含排种基架(1)、行走轮(2)和拉手(3),排种基架(1)的右侧设置有拉手(3),排种基架(1)的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行走支架,行走支架内设置有行走轮(2);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播种支架(4),所述的播种支架(4)为两个,且播种支架(4)为倒“L”形结构设置,两个播种支架(4)左右相对固定于排种基架(1)上;
种子筒体(5),所述的种子筒体(5)固定于左右两个播种支架(4)中的水平端之间;
进料斗(6),所述的进料斗(6)嵌设并固定于种子筒体(5)的上侧;
拌种电机(7),所述的拌种电机(7)固定于种子筒体(5)的前侧,且拌种电机(7)的输出轴穿过种子筒体(5)的前侧板后,固定有转轴(8),转轴(8)的后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种子筒体(5)的后侧内壁上;拌种电机(7)与外部电源连接;
拌种支架(9),所述的拌种支架(9)为数个,分别呈等数量并圆周等角分布固定于转轴(8)的外环壁上;拌种支架(9)由搅拌杆(9-1)和搅拌叶片(9-2)构成,搅拌杆(9-1)固定于转轴(8)上,搅拌杆(9-1)上对称固定有数个搅拌叶片(9-2),且搅拌叶片(9-2)从内往外依次呈递增设置;
排种架(10),所述的排种架(10)设置于种子筒体(5)的下侧,且排种架(10)固定于播种支架(4)中的水平端的底部;
活动塞(11),所述的活动塞(11)设置于种子筒体(5)的下侧;活动塞(11)的上侧面为弧形结构设置;
塞体活动机构(12),所述的塞体活动机构(12)设置于活动塞(11)的下侧;塞体活动机构(12)包含:
连接杆(12-1),所述的连接杆(12-1)穿过排种架(10)的侧壁后,露设于排种架(10)的外侧,且连接杆(12-1)设置于种子筒体(5)的下侧;
连接块(12-2),所述的连接块(12-2)固定于连接杆(12-1)的露设端上;
一号电动推杆(12-3),所述的一号电动推杆(12-3)固定于排种架(10)的右侧,且一号电动推杆(12-3)设置于连接杆(12-1)的下侧,一号电动推杆(12-3)的推动端与连接块(12-2)连接固定;一号电动推杆(12-3)与外部电源连接;
支台(12-4),所述的支台(12-4)设置于排种架(10)内,且支台(12-4)与连接杆(12-1)连接固定;
二号电动推杆(12-5),所述的二号电动推杆(12-5)固定于支台(12-4)上,二号电动推杆(12-5)的上端推动端与活动塞(11)的底部连接固定;二号电动推杆(12-5)与外部电源连接;
限位台(12-6),所述的限位台(12-6)为两个,分别固定于活动塞(1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且限位台(12-6)与种子筒体(5)的底部接触设置;
当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操作时,通过一号电动推杆(12-3)和二号电动推杆(12-5)的配合使活动塞(11)与种子筒体(5)形成一体,使种子筒体(5)的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境,从而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操作;反之,当完成拌种操作之后,再次通过一号电动推杆(12-3)和二号电动推杆(12-5)的配合使活动塞(11)远离种子筒体(5),便于种子筒体(5)内的玉米种子向下排出;
连接台(13),所述的连接台(13)固定于排种架(10)的下侧;且连接台(13)的外环壁上呈圆周等角分布开设有数个卡槽(13-1);
控量机构(14),所述的控量机构(14)设置于连接台(13)的下侧;所述的控量机构(14)包含:
转动齿盘(14-1),所述的转动齿盘(14-1)设置于排料斗(15)的上侧,且转动齿盘(14-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14-1-1),排料斗(15)的上端设置于环形槽(14-1-1)内;
转动轮(14-2),所述的转动轮(14-2)为数个,分别呈圆周等角分布并利用轴承和轴旋接设置于排料斗(15)上侧开设的环形凹槽(15-1)内;且转动轮(14-2)的上侧设置于环形槽(14-1-1)上侧贯通开设的转动槽(14-1-2)内;
转动齿轮(14-3),所述的转动齿轮(14-3)啮合设置于转动齿盘(14-1)的前侧;
转动电机(14-4),所述的转动电机(14-4)固定于排种基架(1)的上侧,且转动电机(14-4)设置于排料斗(15)的前侧,转动电机(14-4)的输出轴穿设并固定于转动齿轮(14-3)内;转动电机(14-4)与外部电源连接;
拉动板(14-5),所述的拉动板(14-5)为数个,呈圆周等角分布利用铰接轴铰接设置于连接台(13)的下侧;且该铰接轴与卡槽(13-1)相间隔设置;
拉动件(14-6),所述的拉动件(14-6)为数个,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于拉动板(14-5)的上侧;拉动件(14-6)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于转动齿盘(14-1)上;
通过转动电机(14-4)启动,使转动齿轮(14-3)转动并啮合带动转动齿盘(14-1)进行转动,转动齿盘(14-1)在排料斗(15)的上侧进行转动,并通过转动轮(14-2)与转动槽(14-1-2)的转动进行导向;转动齿盘(14-1)转动时带动拉动件(14-6)使拉动板(14-5)围绕其与连接台(13)之间的铰接点进行转动,从而改变拉动板(14-5)的状态,改变数个拉动板(14-5)之间形成的空间,从而控制玉米种子的流动,当拉动板(14-5)上的拉动件(14-6)与卡槽(13-1)相卡时,数个拉动板(14-5)紧密接触,对玉米种子进行限位支撑;
排料斗(15),所述的排料斗(15)设置于控量机构(14)的下侧,且排料斗(15)的下端穿设并固定于排种基架(1)内;
排种基架(1)的下侧设置有开沟机构(16),且开沟机构(16)设置于排料斗(15)的左侧,开沟机构(16)包含:
一号伸缩杆(16-1),所述的一号伸缩杆(16-1)固定于排种基架(1)的底部,一号伸缩杆(16-1)与外部电源连接;
伸缩块(16-2),所述的伸缩块(16-2)固定于一号伸缩杆(16-1)的底部输出端上;
开沟支架(16-3),所述的开沟支架(16-3)为两个,开沟支架(16-3)为“L”形结构设置,两个开沟支架(16-3)前后相对固定于伸缩块(16-2)的底部;
开沟支轴(16-4),所述的开沟支轴(16-4)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开沟支架(16-3)中的水平端内;
开沟器(16-5),所述的开沟器(16-5)固定于前后两个开沟支轴(16-4)之间;
旋转齿轮(16-6),所述的旋转齿轮(16-6)为两个,分别套设并固定于对应的开沟支轴(16-4)上;
转动支轴(16-7),所述的转动支轴(16-7)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前后两个开沟支架(16-3)中的垂直端之间;
调节电机(16-8),所述的调节电机(16-8)固定于前侧的开沟支架(16-3)的垂直端前侧,调节电机(16-8)与外部电源连接;且转动支轴(16-7)的前端穿过开沟支架(16-3)的垂直端后,与调节电机(16-8)的输出轴连接;
调节齿轮(16-9),所述的调节齿轮(16-9)为两个,分别前后对称套设并固定于对应的转动支轴(16-7)上,且调节齿轮(16-9)与下侧的旋转齿轮(16-6)通过链条进行传动;
通过调节电机(16-8)带动调节齿轮(16-9)进行转动,调节齿轮(16-9)通过链条使旋转齿轮(16-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开沟支轴(16-4)使开沟器(16-5)进行角度转动调节,使开沟器(16-5)对土壤进行播种前的开沟操作,根据一号伸缩杆(16-1)对开沟器(16-5)的高度进行高度调节;
所述的排种基架(1)的下侧设置有填沟机构(17),且填沟机构(17)设置于排料斗(15)的右侧,填沟机构(17)包含:
二号伸缩杆(17-1),所述的二号伸缩杆(17-1)固定于排种基架(1)的底部,二号伸缩杆(17-1)与外部电源连接;
连接支柱(17-2),所述的连接支柱(17-2)固定于二号伸缩杆(17-1)的底部伸缩端上;
推动器(17-3),所述的推动器(17-3)固定于连接支柱(17-2)的底部;
通过二号伸缩杆(17-1)带动推动器(17-3)向下移动,当驱动排种基架(1)进行移动时,通过推动器(17-3)对播种后的土壤进行驱动,使土壤覆盖在播种的玉米种子上;
步骤一: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操作;将玉米种子从进料斗(6)运输至种子筒体(5)内部,并将杀菌剂从进料斗(6)内撒入种子筒体(5)内,通过拌种电机(7)带动拌种支架(9)在种子筒体(5)内进行转动,对玉米种子和杀菌剂进行拌匀操作;在操作拌种步骤之前通过塞体活动机构(12)对活动塞(11)进行支撑,使活动塞(11)与种子筒体(5)形成一体,使种子筒体(5)的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境,从而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操作;
步骤二:当完成拌种操作之后,通过塞体活动机构(12)将活动塞(11)移动远离种子筒体(5)内,使拌匀的玉米种子向下排出,并通过排种架(10)进行导向;
步骤三:通过控量机构(14)对排种架(10)内落下的玉米种子进行排量控制,避免玉米种子在下落的过程中堆积过多,使每次只能有一粒玉米种子下落;
步骤四:控量后排出的玉米种子从排料斗(15)内排出落在土壤上面,从而进行播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亚雅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三亚雅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0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硝酸盐溶液浓缩脱硝方法
- 下一篇:铝型材立式粉末喷涂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