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砷污染土壤异地异位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4672.6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2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芳;张俊;朱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曹雪娇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 异地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砷污染土壤异地异位修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土壤存放点防渗、步骤二土壤预处理、步骤三药剂混合、步骤四机械搅拌、步骤五出料、步骤六堆置土壤养护、步骤七泥体检测验收以及步骤八土壤填埋;所述步骤二土壤预处理中,筛分破碎斗通过机械力对土壤进行研磨破碎,至土壤粒径小于等于4.0mm。筛分破碎斗通过机械力的不同作用方式,研磨破碎至土壤粒径小于等于4.0mm;通过均质化筛分将土壤内不均匀分布的含砷化合物的结块进行均匀细化,防止含砷化合物结块无法被稳定剂渗透,便于对含砷土壤进行深层次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砷污染土壤异地异位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砷污染是指由砷或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砷和含砷金属的开采、冶炼,用砷或砷化合物作原料的玻璃、颜料、原药、纸张的生产以及煤的燃烧等过程,都可产生含砷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大气含砷污染除岩石风化、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外,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及含砷农药的使用、煤的燃烧;含砷废水、农药及烟尘都会污染土壤。砷在土壤中累积并由此进入农作物组织中;砷和砷化物一般可通过水、大气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元素砷的毒性极低,砷化物均有毒性,三价砷化合物比其他砷化合物毒性更强;现有的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引起土壤砷污染原因不同,导致砷化合物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的含量不同,导致稳定剂再土壤中均布过程中,无法对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的砷化合物进行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砷污染土壤异地异位修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砷污染土壤异地异位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土壤存放点防渗
土壤存放点包括污染土壤暂存区、处置区、土壤待检区以及土壤填埋区,对各土壤存放点进行防渗处理;同时污染土壤暂存区在存放污染土壤后,对污染土壤暂存区进行封顶处理;
步骤二土壤预处理
通过筛分破碎斗将污染土壤进行均质化筛分,将污染土壤内的含砷化合物结块和土壤进行研磨破碎;
步骤三药剂混合
污染土壤中加入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将稳定剂加入污染土壤内。
步骤四机械搅拌
通过搅拌装置对添加药剂后的污染土壤依次进行三次混合;
步骤五出料
移动式土壤改良机将混合后的污染土壤出料,通过自卸卡车运送到土壤待检区;
步骤六堆置土壤养护
处理后的土壤堆置土壤待检区进行养护反应,在养护反应阶段精确控制污染土壤含水量;
步骤七泥体检测验收
对养护反应后的污染土壤进行抽样验收,验收达标后进行下一步骤;验收不达标则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七,直至验收达标;
步骤八土壤填埋
将验收达标的污染土壤挖掘运输至土壤填埋区,填埋结束后进行封顶。
所述步骤二土壤预处理中,筛分破碎斗通过机械力对土壤进行研磨破碎,至土壤粒径小于等于4.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一土壤存放点防渗中,在防渗处理之前将各土壤存放点进行平整压实,直至压实度达到0.92;防渗处理主要通过两布一膜结构实现,所述两布一膜结构包括光面HDPE膜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两层,且光面HDPE膜设置在两层保护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4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