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的双系统冷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4230.1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曾茂进;夏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D31/00;F25D19/00;F25D17/02;F25D17/06;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双系统 冷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的双系统冷却设备,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影响冷却散热效果的情况下以及在不增大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能耗的节能型的双系统冷却设备。它包括水冷装置,水冷装置包括水箱、水冷部件、供水管路、回水管路、设置在水冷部件内的水冷通道及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的泵;压缩机制冷系统,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翅片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水箱内;重力热管自循环系统,重力热管自循环系统包括若干呈竖向分布的重力热管,重力热管的下部伸入到水箱内,重力热管的上部与翅片冷凝器的散热翅片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的双系统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发热部件水冷却系统一般利用压缩机制冷系统与水冷设备配合,利用压缩机制冷系统工作给水冷设备的水箱内的水降温,然后在利用水冷设备的水循环系统为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如此周期性循环以实现对发热部件散热目的。由于目前的发热部件水冷却系统需要压缩机制冷系统长期不间断运行,在功耗方面压缩机占据非常巨大,因而目前的发热部件水冷却系统能效比一般为3-4级,能耗高,冷却效果与成本之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影响冷却散热效果的情况下以及在不增大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能耗,实现在低能耗的表现下达到出色的散热效果的节能型的双系统冷却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型的双系统冷却设备,包括:
水冷装置,水冷装置包括水箱、水冷部件、供水管路、回水管路、设置在水冷部件内的水冷通道及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的泵,所述水冷通道的一端为进水端,水冷通道的另一端为回水端,所述供水管路连通水箱与进水端,回水管路连通水箱与回水端;
压缩机制冷系统,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翅片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水箱内;
重力热管自循环系统,重力热管自循环系统包括若干呈竖向分布的重力热管,重力热管的下部伸入到水箱内,重力热管的上部与翅片冷凝器的散热翅片连接。
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设定值时,压缩机制冷系统工作,通过蒸发器冷却水箱内的水;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设定值时,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停止工作,利用重力热管的下部吸收水箱内的水的热量,并自下而上传热至重力热管的上部,然后重力热管上部的热量通过翅片冷凝器的散热翅片传递到环境中,以实现冷却水箱内的水。如此,压缩机制冷系统一般在夏季工作,而在春秋季的大部分时间以及整个冬季中,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停止工作,通过重力热管自循环系统来实现冷却水箱内的水,从而极大的缩短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的工作时长,以实现在不影响冷却散热效果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能耗,实现在低能耗的表现下达到出色的散热效果;同时,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重力热管自循环系统的重力热管布置在水箱内和水箱上方,且重力热管与翅片冷凝器共用散热翅片,因而虽然新增了重力热管自循环系统,但不会增大占地面积。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的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翅片冷凝器的散热翅片自下而上依次分布,且翅片冷凝器的散热翅片呈水平分布,所述重力热管的上端自下而上的依次穿过翅片冷凝器的全部散热翅片或部分散热翅片。如此,有利于重力热管通过翅片冷凝器的散热翅片与周围环境进行换热。
作为优选,重力热管与翅片冷凝器的散热翅片焊接相连。
作为优选,压缩机制冷系统还包括向翅片冷凝器吹风的风机。
作为优选,水箱、翅片冷凝器与风机自下而上依次分布。
作为优选,重力热管的下部上还设有若干导热翅片,导热翅片位于水箱内。如此,可以有效增大重力热管的下部与水箱内的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重力热管的下部与水箱内的水的换热效率。
作为优选,各导热翅片自上而下依次分布,重力热管的下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各导热翅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4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