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膛蓄热式石灰窑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2092.3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王艳民;段国建;全强;孟凯彪;冯燕波;王得刚;李照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臧微微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石灰窑 | ||
本发明为一种双膛蓄热式石灰窑,包括两个具有立式窑膛的窑体,两个立式窑膛通过连接通道连通,立式窑膛的横截面为圆形,立式窑膛从上至下分为预热区、焙烧区和冷却区。预热区对应的窑体的上部内壁为直径向下渐扩的第一锥面,预热区对应的窑体的中部内壁为第一圆柱面,预热区对应的窑体的下部内壁为直径向下渐扩的第二锥面。本发明的双膛蓄热式石灰窑能降低烟气温度,降低燃料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工业炉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膛蓄热式石灰窑。
背景技术
双膛石灰窑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普通石灰窑不同,双膛石灰窑的两个窑膛分别具有燃烧窑膛和蓄热窑膛的作用。两个窑膛按一定的周期反复改变窑膛功能。窑体(燃烧窑膛)从上至下分为预热区(蓄热区)、焙烧区和冷却区三个部分,功能分别是对石灰石进行预热、焙烧,对烧成石灰进行冷却。在预热区(蓄热区),助燃空气一边向下流动,一边被热的石灰石预热升温;在到达焙烧区时,石灰石与经均匀布置的喷枪输送进来的煤气混合燃烧,实现对物料的焙烧;焙烧完成后,生成的石灰进入冷却区,与从窑底供入的石灰冷却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使石灰温度降到60℃~80℃,然后进入料仓,再经窑底卸料装置卸出。石灰冷却空气与石灰完成热交换后,温度升高积蓄热量,并上升到连接通道处,与燃烧废烟气混合,进入蓄热窑膛。
目前的双膛石灰窑普遍采用直筒形窑体,虽然结构简单、稳固和砌筑方便,但是燃料消耗多,耐材寿命低,产品质量较差,窑炉内部结瘤问题严重。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双膛蓄热式石灰窑,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膛蓄热式石灰窑,能降低烟气温度,降低燃料消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膛蓄热式石灰窑,包括两个具有立式窑膛的窑体,两个立式窑膛通过连接通道连通,立式窑膛的横截面为圆形,立式窑膛从上至下分为预热区、焙烧区和冷却区;预热区对应的窑体的上部内壁为直径向下渐扩的第一锥面,预热区对应的窑体的中部内壁为第一圆柱面,预热区对应的窑体的下部内壁为直径向下渐扩的第二锥面。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焙烧区对应的窑体的上部内壁为直径向下渐扩的第三锥面,焙烧区对应的窑体的下部内壁为第二圆柱面。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三锥面的母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二锥面的母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二锥面的母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锥面的母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连接通道以下的冷却区的纵截面中对应的窑体的两侧壁线为双曲线。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双曲线的上端点位置对应的切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每个窑体均包括底部敞开的第一筒状结构以及顶部具有开口的第二筒状结构,第一筒状结构的底部由开口伸入第二筒状结构内;第一筒状结构内从上至下依次构成预热区和焙烧区,第二筒状结构内且位于第一筒状结构的底端以下的区域构成冷却区;第二筒状结构的顶部窑壁为圆柱形窑壁,两个第二筒状结构的圆柱形窑壁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窑体上对应第一圆柱面的位置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喷枪。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窑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在窑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窑体的顶部还设有助燃空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在窑体的底部还设有冷却风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2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