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电压输入同步BUCK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9241.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7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吴丞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H02M1/08;H02M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输入 同步 buck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开关电源领域的一种低电压输入同步BUCK电路,包括主功率BUCK电路、辅助零电压开通电路与辅助零电压关断电路,所述主功率BUCK电路包括开关管V1、二极管V7、电容C2、C4及电感L1,所述开关管V1的栅极与控制电路相连,其漏极与二极管V7的阳极相连,其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7的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4并联在开关管V1的漏极与源极之间,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二极管V7的阳极连接,其另一端与负载R1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2并联在负载R1的两端;本发明可以减小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提升电源电路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热损耗;也可以提高开关的工作频率,减小功率磁性器件的体积,从而减小电源电路的整体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领域,具体是一种低电压输入同步BUCK电路。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和作为系统二次电源的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铁路、通信、医疗电子、工业自动化设备等军民用电子系统中。随着电子系统复杂程度的提高,对于电源系统供电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整机系统采用9V~15V低电压输入的供电方式。
现有技术中,低电压输入开关电源需使用低压功率MOSFET器件,如不采用零电压技术,随着开关频率提高,MOSFET的开关损耗急剧变大,而导通电阻引起的导通损耗无法变小,导致开关频率受限,磁性器件体积受限,进而导致电源效率无法提高,电源可靠性降低;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也会产生很高的电应力,产生更多的热损耗,进而影响功率器件可靠性,并使EMI变得恶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电压输入同步BUCK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电压输入同步BUCK电路,包括主功率BUCK电路、辅助零电压开通电路与辅助零电压关断电路,所述主功率BUCK电路包括开关管V1、二极管V7、电容C2、C4及电感L1,所述开关管V1的栅极与控制电路相连,其漏极与二极管V7的阳极相连,其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7的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4并联在开关管V1的漏极与源极之间,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二极管V7的阳极连接,其另一端与负载R1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2并联在负载R1的两端;
所述辅助零电压开通电路包括开关管V2、二极管V8、电感L2,所述开关管V2的漏极与二极管V8的阴极连接,其源极接地,其栅极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V8的阳极经电感L2与开关管V1的漏极连接;
所述辅助零电压关断电路包括二极管V3、V4及电容C3,所述二极管V3的阴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阳极与二极管V4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V4的阳极与二极管V8的阴极相连,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二极管V3的阳极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管V1的漏极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功率BUCK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6,所述二极管V6的阳极接地,其阴极与开关管V1的漏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功率BUCK电路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其另一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零电压开通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5与电容C5,所述二极管V5的阳极与开关管V2的源极相连,阴极与开关管V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容C5并联在二极管V5的两端。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减小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提升电源电路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热损耗;也可以提高开关的工作频率,减小功率磁性器件的体积,从而减小电源电路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仿真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仿真波形图;
图4为本发明对局部周期放大的仿真波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9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