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48562.9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尹传涛;张波;江峰;程力;江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28F2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恒温 容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可用于某些电子元器件需要温度稳定在某一范围(t1~t2)内的场合,包括由圆筒形外壳和端部盖板连接而成的封闭容腔和填充在容腔内的导热材料,外壳内壁周向均匀排布有多个金属管,金属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金属端板,金属管内分别装有熔点为t1的A介质和熔点为t2的B介质,盛装A介质的金属管与盛装B介质的金属管交替设置;与现有的恒温控制冷却系统相比,具有安全可靠、效率高、免维护、低成本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适用于电力系统、船舶、航空航天等场合。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船舶,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很多电子元器件对温度要求很高,需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若温度超出了该范围,会造成电子元器件的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目前多采用外部控制的方式来进行元器件工作温度的控制,如专用冷却装置、加热器等,该方式均需外部进行控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需要不断地耗费能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恒温控制的冷却容器,以控制温度在特定范围内,提高冷却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增强冷却系统的适应性,降低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包括由圆筒形外壳和盖板连接而成的封闭容腔以及填充在容腔内的导热材料,导热材料填充在安装元器件与金属管间,所述的外壳内壁周向均匀排布有多个导热的金属管,金属管的数量和直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金属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金属端板,金属管与金属端板通过焊接形成密闭腔体,金属管与外壳通过焊接形成整体,所述的金属管内分别装有熔点为t1的A介质和熔点为t2的B介质,其中盛装A介质的金属管与盛装B介质的金属管交替设置:容腔内内部温度低于t1时,A介质凝固放热,容腔内内部温度高于t2时,B介质熔化吸热,容器不需要外部控制,即可自动实现容腔内温度恒定在t1~t2范围内。
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其金属管内还装有泡沫金属,以增加内部导热效率。
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其外壳与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形成整体,外壳底部设有元器件安装孔,安装孔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其泡沫金属为泡沫铜。
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其A介质为二十二烷醇,所述的B介质为十八醇。
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恒温容器,其导热材料为导热凝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金属管与金属端板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装有A介质(熔点t1)或B介质(熔点t2),容器内部的温度低于熔点t1时,A介质开始凝固,放出热量,容器内部温度升高,当容器内部的温度低于熔点t2时,B介质开始熔化,吸收热量,容器内部温度降低,保证容器内部温度恒定在t1~t2范围内。
与传统的恒温控制冷却系统相比,本发明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可满足电子元器件工作在某一温度范围的要求,并且具有安全可靠、免维护、效率高、低成本等特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隐去部分盖板和金属端板)。
各附图标记为:1—盖板,2—外壳,3—金属管,4—金属端板,5—泡沫金属,6—A介质,7—B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