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近厂房PHC管桩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8480.4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帆;王滔;周曹国;张少武;李凯;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E02D7/00;E02D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近 厂房 phc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临近厂房PHC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已建厂房为原点,在其原始桩的桩长1.5倍的区域范围内对将要打入的桩进行标记,所述需要打入的桩,按照与原始装维隔一跳一的形式引孔;引孔深度为桩长的2/3;引孔完成后,以已建厂房为原点,在其三排原始桩的桩基范围内的新桩的施工速度放慢至1/2倍速;施工完成后,再开始其他非影响区的施工。本发明所提出的临近厂房PHC管桩的施工方法,通过调整打桩顺序、增加引孔、控制施工速度等措施来解决临近建筑PHC管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临近厂房PHC管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已有厂房的周边进行基坑作业时,受场地限制等现场情况,常采用静压桩机进行施工,可以避免锤击压桩施工对周边环境振动影响。但压桩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难以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解决临近建筑PHC管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的PHC管桩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临近厂房PHC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以已建厂房为原点,在其原始桩的桩长1.5倍的区域范围内对将要打入的桩进行标记,所述需要打入的桩,按照与原始装维隔一跳一的形式引孔;
步骤2、按步骤1的规划进行引孔:现场测量放线,测放桩位点,采用引孔机对引孔桩位进行引孔,引孔深度为桩长的2/3;
步骤3、引孔完成后,以已建厂房为原点,在其三排原始桩的桩基范围内的新桩的施工速度放慢至1/2倍速,同时观察已建厂房的结构沉降量变化,当变形量超报警值,则先暂停施工,待恢复后进一步降低施工速度;
步骤4、对于变形量未超报警值的影响区域内的桩进行正常的1/2倍速施工,若无沉降量变化超标情况,则开始正常施工;施工完成后,再开始其他非影响区。
本发明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其整体思路是:为减少周边建筑因挤土效应导致的地面隆起、开裂等发生,采取如下措施:1、临近厂房边的桩,控制压桩速率,降低挤土效应。2、压桩前,先采用旋挖机对地下室范围内的桩位进行隔一跳一原位引孔取土,根据沉降量情况,增加区孔量或增加减震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桩基施工顺序示意图。
图2为发明所提出的隔一跳一法引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临近厂房PHC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以已建厂房为原点,在其原始桩的桩长1.5倍的区域范围内对将要打入的桩进行标记,所述需要打入的桩,按照与原始装维隔一跳一的形式引孔;
步骤2、按步骤1的规划进行引孔:现场测量放线,测放桩位点,采用引孔机对引孔桩位进行引孔,引孔深度为桩长的2/3;
步骤3、引孔完成后,以已建厂房为原点,在其三排原始桩的桩基范围内的新桩的施工速度放慢至1/2倍速,同时观察已建厂房的结构沉降量变化,当变形量超报警值,则先暂停施工,待恢复后进一步降低施工速度;
步骤4、对于变形量未超报警值的影响区域内的桩进行正常的1/2倍速施工,若无沉降量变化超标情况,则开始正常施工;施工完成后,再开始其他非影响区。
本发明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其整体思路是:为减少周边建筑因挤土效应导致的地面隆起、开裂等发生,采取如下措施:1、临近厂房边的桩,控制压桩速率,降低挤土效应。2、压桩前,先采用旋挖机对地下室范围内的桩位进行隔一跳一原位引孔取土,根据沉降量情况,增加区孔量或增加减震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性纳米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正置式屋面的双层排水雨水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