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砂净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47266.7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火城;陈泽鑫;李炀;周威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中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0/04 | 分类号: | C04B20/04;C04B20/02;C04B1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李善学 |
| 地址: | 36102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方法 | ||
1.一种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对海砂进行加热、淘洗和砂水分离;
其中,通过加热使得海砂砂体表面的有害物质形成的共混沉积物与海砂砂体的吸附力充分降低,通过淘洗对海砂进行搅动和摩擦,使得海砂砂体表面的有害物质形成的共混沉积物从海砂砂体上脱落,进入水中,通过砂水分离将进入水中的共混沉积物随水一同排放;
所述S1包括:通过海砂加热装置对海砂进行加热,并通过洗砂机对加热后的海砂进行淘洗和砂水分离;
所述海砂加热装置为海砂热处理罐,所述海砂热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海砂入料口,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海砂出料口,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将热介质释放到所述罐体内与所述海砂直接接触的热介质放释装置;
所述热介质放释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热介质引导管道,所述热介质引导管道上开设有热介质释放孔,所述热介质引导管道将所述热介质引导至所述罐体内的特定位置,并通过所述热介质释放孔在所述罐体内的特定位置释放热介质;
所述热介质引导管道的竖直段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热介质释放孔,或者所述热介质引导管道采用盘旋设置,热介质引导管道开有小口作为热介质释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的温度应达到使得海砂砂体表面的有害物质形成的共混沉积物与海砂砂体的吸附力降低的温度,加热的时间应达到使得海砂砂体表面的有害物质形成的共混沉积物与海砂砂体的吸附力充分降低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的温度不低于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的时间不小于1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引导管道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罐体外部的热介质入口管道和残余热介质出口管道,所述残余热介质出口管道排出的残余热介质导入所述热介质入口管道重复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砂入料口和海砂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止热介质外泄的入口封堵装置和出口封堵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封堵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海砂入料口处并向所述海砂入料口内输送海砂的螺旋输送机,通过螺旋输送机内填充的海砂的封堵防止热介质在海砂入料口外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封堵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海砂出料口处的出料导管,所述出料导管浸入水中,通过水的封堵防止热介质在海砂出料口外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包括水蒸汽、热风或热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海砂落料分散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砂落料分散装置包括若干层带孔板,所述带孔板上安装有刮料器或振动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排热口,所述排热口排出的热气直接导入或加热后导入所述热介质放释装置重复利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座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根据所述重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值控制海砂的进料速度、海砂的出料速度、热介质的温度和热介质的用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砂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海砂进行原砂配砂和废料筛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中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中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72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息转换集成组件
- 下一篇:用于预防肠漏的母乳低聚糖组合物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