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砂分级重组再造浆胶结充填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6111.1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9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刘权;莫东旭;罗佳;潘德良;刘新生;吴振积;王浩;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B28C5/00;B28C7/00;B28C7/04;B28C7/06;B28C7/12;E21F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宝松 |
地址: | 41012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级 重组 再造 胶结 充填 设备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尾砂分级重组再造浆胶结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选厂的低浓度尾砂浆的尾砂分级装置(10)、与所述尾砂分级装置(10)的底流管道连接的粗尾砂浆脱水装置(20)、以及与所述尾砂分级装置(10)的溢流管道连接的细尾砂浆浓密计量给料装置;
所述细尾砂浆浓密计量给料装置包括细尾砂浆浓密装置(30)、与所述细尾砂浆浓密装置(30)的底流管道连接的底流浓度计量给料装置(90)、以及与所述细尾砂浆浓密装置(30)的溢流管道连接的调浓水添加装置(60);所述细尾砂浆浓密装置(30)包括深锥浓密机(31)、以及与所述深锥浓密机(31)连接的絮凝剂加药机(32);
所述粗尾砂浆脱水装置(20)的尾砂出料端与干砂计量给料装置(40)连接,其脱水溢流端与所述深锥浓密机(31)连接;
底流浓度计量给料装置(90)、调浓水添加装置(60)、干砂计量给料装置(40)、以及水泥计量给料装置(50)均和充填料浆制备与输送装置(70)及自动控制装置(80)连接,以实现充填料浆制备组成下料的精准化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分级重组再造浆胶结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砂分级装置(10)包括用于泵送选厂的低浓度尾砂浆的分级渣浆泵(11)、与所述分级渣浆泵(11)的输出端连接的尾砂分级设备(12);所述尾砂分级设备(12)为螺旋分级机、水力旋流器、或角锥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砂分级重组再造浆胶结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深锥浓密机(31)与所述尾砂分级设备(12)的溢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底流浓度计量给料装置(90)包括与所述深锥浓密机(31)的底流输出端连接的底流渣浆泵(91),所述底流渣浆泵(91)通过底流浓度计量给料装置(90)的配套管道和所述充填料浆制备与输送装置(70)连接,所述底流浓度计量给料装置(90)的配套管道上设置有浓度计(92)、电动闸阀(94)及细尾砂浆流量计(93),所述浓度计(92)、电动闸阀(94)及细尾砂浆流量计(93)均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80)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砂分级重组再造浆胶结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浓水添加装置(60)与所述深锥浓密机(31)的溢流输出端连接,以接收所述深锥浓密机(31)中含固量小于300ppm的溢流;
所述调浓水添加装置(60)包括与所述深锥浓密机(31)的溢流输出端连接的溢流回水池(61)、以及用于泵送所述溢流回水池(61)内的液体的水泵(62),所述水泵(62)通过调浓水配套管道和所述充填料浆制备与输送装置(70)连接,所述调浓水配套管道上设置有调浓水配套阀门(64)与水流量计(63),所述调浓水配套阀门(64)与水流量计(63)均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80)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砂分级重组再造浆胶结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尾砂浆脱水装置(20)包括与所述尾砂分级设备(12)的底流输出端连接的脱水设备(21)、用于存储所述脱水设备(21)产出的粗尾砂的尾砂堆场(22),所述脱水设备(21)的溢流输出端与所述深锥浓密机(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砂分级重组再造浆胶结充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砂计量给料装置(40)包括用于运送所述尾砂堆场(22)的粗尾砂的铲运机(41)、用于收纳所述铲运机(41)运送的粗尾砂的配料仓(42)、设置于所述配料仓(42)的卸料口的皮带秤(43)、用于运送经所述皮带秤(43)称量后的粗尾砂的粗砂输送设备(44)、以及设置于所述粗砂输送设备(44)的尾端的拢料斗(45);所述拢料斗(45)的输出端与所述充填料浆制备与输送装置(70)连接,所述皮带秤(43)与粗砂输送设备(44)均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80)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61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