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用多工位可调式络筒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5002.8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军 |
主分类号: | B65H67/02 | 分类号: | B65H67/02;B65H54/70;B65H5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用多工位可 调式 络筒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用多工位可调式络筒机,包括络筒机主体、旋转台、调节杆和去废装置,所述络筒机主体的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顶部与主轴相连接,并且主轴的顶部与旋转台为固定连接,同时旋转台与络筒机主体为旋转连接。该纺织用多工位可调式络筒机,在络筒机主体的右侧安装有旋转台,通过旋转台上等角度安装的固定筒可以将管纱进行固定,通过旋转台的旋转可以对固定筒进行工位的调节,方便后续的生产工作,当管纱收卷完毕时,使得拨杆在动力齿轮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工作,有利于拨杆可以将管纱废料进行推动,使得废料可以掉落到废料口内部进行收集,有利于装置能够自动收集废料,从而避免手动下料,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多工位可调式络筒机。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在纺织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络筒机,络筒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通过络筒将容量较少的管纱(或绞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一只筒子的容量相当于二十多只管纱,方便后工序的生产,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络筒机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络筒机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纱进行安装,但是一般的络筒机不能够对管纱多工位安装,同时在完成对管纱的收卷后,需要手动的将管纱留下的废料管进行去除,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如CN201810218163.5一种纺织用的高速络筒机中,管纱在完成收卷后,没有进行快速下料处理,使得在后续生产中需要人工下料,从而增加工人劳动量;
2、在络筒机工作时,不能够对纱进行筛分,使得收卷时混入比较多不够牢固的纱,同时在收卷时不能够对纱上的线头进行清理工作,影响后续产品表面的光洁度,从而降低产品质量。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纺织用多工位可调式络筒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用多工位可调式络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在络筒机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纱进行安装,但是一般的络筒机不能够对管纱多工位安装,同时在完成对管纱的收卷后,需要手动的将管纱留下的废料管进行去除,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在络筒机工作时,不能够对纱进行筛分,使得收卷时混入比较多不够牢固的纱,同时在收卷时不能够对纱上的线头进行清理工作,影响后续产品表面的光洁度,从而降低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多工位可调式络筒机,包括络筒机主体、旋转台、调节杆和去废装置,所述络筒机主体的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顶部与主轴相连接,并且主轴的顶部与旋转台为固定连接,同时旋转台与络筒机主体为旋转连接,所述旋转台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底部与推片相接触,并且推片的底部贯穿旋转台与推杆相接触,同时推杆的表面与顶块相接触,所述主轴的外表面通过减速齿轮组与第一半齿轮相连接,且第一半齿轮的左侧与动力齿轮相接触,并且动力齿轮的底部通过涡卷弹簧与络筒机主体相连接,所述动力齿轮的顶部安装有拨杆,且拨杆设置在废料口内部,所述络筒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顶部通过连接杆与络筒主体相连接,并且连接杆的表面通过第一皮轮组与第二半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半齿轮的右侧与齿条相接触,且齿条的一侧与调节杆为焊接固定,并且调节杆的顶部通过伸缩弹簧与络筒机主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表面通过第二皮轮组和联动齿轮组与往复丝杆相连接,且往复丝杆顶部通过螺母与去废装置相连接,并且往复丝杆的底部与第三皮轮组一侧相连接,同时第三皮轮组的另一侧贯穿络筒机主体表面与限位杆相连接,所述限位杆顶部通过活动块与去废装置相接触,且活动块的右侧通过限位块与清洁杆相连接,所述去废装置的顶面设置有清洁刷。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等角度分布在旋转台上,且固定筒为锥形结构,并且固定筒的外侧等角度设置有弹性橡胶块,同时固定筒位于推片的中间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军,未经杨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5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