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编解码中变换系数的编解码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1127.3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3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漪纹;修晓宇;马宗全;王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186 | 分类号: | H04N19/186;H04N19/61;H04N19/7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曹芳;陈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解码 变换 系数 | ||
一种用于使用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解码(CABAC)对编解码的块标志(CBF)进行编解码的方法包括:利用第一上下文模型对Cr色度(Cr)变换单元的第一CBF(tu_cbf_cr)进行编解码。利用第二上下文模型对Cb色度(Cb)变换单元的第二CBF(tu_cbf_cb)进行编解码。利用两种上下文模式对亮度变换单元的第三CBF(tu_cbf_luma)进行编解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2019年3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2/816,898的利益。前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对视频数据进行编解码(coding)(例如,编码和解码)和压缩。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改进和/或简化对视频编解码中的变换系数进行编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本节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本节包含的信息不应当必然被解释为现有技术。
各种不同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可以用来压缩视频数据。视频编解码是依照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标准来执行的。例如,视频编解码标准包括通用视频编解码(VVC)、联合探索测试模型编解码(JEM)、高效视频编解码(H.265/HEVC)、高级视频编解码(H.264/AVC)、运动图片专家组编解码(MPEG)等。视频编解码通常使用预测方法(例如,帧间预测、帧内预测等),预测方法利用视频图像或序列中存在的冗余。视频编解码技术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视频数据压缩成使用较低比特率的形式,同时避免或最小化视频质量的下降。
HEVC标准的第一版于2013年10月最终确定,其与上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H.264/MPEG AVC相比,提供大约50%的比特率节省或者同等的感知质量。尽管HEVC标准相对于其前身提供了显著的编解码改进,但是有证据表明,利用附加的编解码工具可以实现相对于HEVC更优越的编解码效率。基于此,VCEG和MPEG两者都启动了用于未来视频编解码标准化的新编解码技术的探索工作。一个联合视频探索团队(JVET)于2015年10月由ITU-T VECG和ISO/IEC MPEG成立,以开始对能够实现编解码效率的大幅提高的先进技术进行重大研究。JVET通过在HEVC测试模型(HM)之上集成若干个额外的编解码工具而开发出称为联合探索模型(JEM)的参考软件。
在2017年10月,ITU-T和ISO/IEC发布了具有超越HEVC的能力的视频压缩的联合提案征集(CfP)。2018年4月,在第10届JVET会议上,收到并评估了23份CfP响应,其展现出比HEVC高约40%的压缩效率增益。基于这样的评估结果,JVET启动了一个新项目来开发新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该标准被命名为通用视频编解码(VVC)。同月,建立了一个称为VVC测试模型(VTM)的参考软件代码库,用于演示VVC标准的参考实施方式。
发明内容
本节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要,并非其完整范围或者其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
依照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使用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解码(CABAC)对编解码的块标志(CBF)进行编解码的方法包括:利用第一上下文模型对Cr色度(Cr)变换单元(tu_cbf_cr)的第一CBF进行编解码;利用第二上下文模型对Cb色度(Cb)变换单元(tu_cbf_cb)的第二CBF进行编解码;以及利用两种上下文模式对亮度变换单元(tu_cbf_luma)的第三CBF进行编解码。
依照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使用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解码(CABAC)对编解码的块标志(CBF)进行编解码的方法包括:利用第一上下文模型对亮度变换单元(tu_cbf_luma)的第一CBF进行编解码;利用第二上下文模型对Cb变换单元(tu_cbf_cb)的第二CBF进行编解码;以及利用两种上下文模式对Cr变换单元的第三CBF进行编解码,其中对于当前编解码单元(CU),基于Cb变换单元的第二CBF的值选择两种上下文模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1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