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软舒适弹力针织牛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3922.8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芬;董勤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8;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7/027;A41D31/02;A41D31/04;A41D31/06;A41D31/14;A41D31/18;A41D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软 舒适 弹力 针织 牛仔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软舒适弹力针织牛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牛仔面料包括面料基层和功能性内层;该面料基层包括纯棉色纱和蚕丝纱线;该功能性内层采用负离子纤维和发热保暖纤维编织而成;上述面料基层和功能性内层接触,通过PET/PTT复合弹力纤维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柔软舒适弹力针织牛仔面料在常规的牛仔面料的基础上加入了蚕丝纱线、负离子纤维、发热保暖纤维和PET/PTT复合弹力纤维,采用特定的工艺使得该面料透气性好、不易掉色、不起球、柔软舒适、抗菌抑菌、防风,是一款综合性能优异的面料,可被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软舒适弹力针织牛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仔服装和面料源自于1850年的美国,经历170多年的发展,经久不衰一直是时尚的宠儿,而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和喜欢。牛仔面料可谓是一年四季永不凋零的明星产品,被列为“百搭服装之首”。目前,随着牛仔的面料和花色越来越多,牛仔款式的发展也更加具有多元化、时装化、休闲化的发展趋势。大量的配饰五金、皮革、针织、色布拼接、破洞等制备工艺在中国快速的发展和使用。
传统牛仔面料通常是经纬向织造,呈现为较粗犷的色织经面斜纹棉布,外观纹路清晰,因独特的风格,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这种厚实致密的牛仔面料因以棉纤维为主,所以柔软性、透气性、舒适性、垂坠感、舒弹性相对较差,尤其南方潮湿气候环境下穿着时更加闷热,且全棉织物易皱、易霉、缩水率大、长期日光照射后强度降低,同时外观顺滑质感、穿着的舒适性、细腻柔韧的手感、抗菌性都有待提高。因此,研发柔软舒适、花型多变、各项色牢度相对好的高档多功能弹力牛仔面料迫在眉睫。同时,赋予负离子功能,保暖自调温,防风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软舒适弹力针织牛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既保留了牛仔面料粗犷竹节感的自然外观,又使面料在传统牛仔布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顺滑垂坠手感,兼具舒适性、抑菌性、耐磨性、尺寸稳定、发热保暖自调温、防风等性能,同时增加了织物外观垂顺感、哑光光泽感及良好的弹力和悬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柔软舒适弹力针织牛仔面料,包括面料基层和功能性内层;该面料基层包括纯棉色纱和蚕丝纱线;该功能性内层采用负离子纤维和发热保暖纤维编织而成;上述面料基层和功能性内层接触,通过PET(聚对苯二酸乙二酸酯)/PTT(聚对苯二酸1,3丙二醇脂)复合弹力纤维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PET/PTT复合弹力纤维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55-60%PET和40-45%PTT;该PET/PTT复合弹力纤维由PET和PTT经熔融纺丝机纺丝获得。
进一步地,上述面料基层的最小组织循环为8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列,第1、3、5、7路为平针组织,织入蚕丝纱线;第2、4、6、8路为提花组织,织入纯棉色纱衬垫PET/PTT复合弹力纤维。
进一步地,上述纯棉色纱为32-60S精梳高支单纱或股线。
进一步地,在上述功能性内层中,负离子纤维和发热保温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3-6:1。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上述柔软舒适弹力针织牛仔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编织面料基层:按照基层的结构采用多跑道单面圆纬机进行编织,蚕丝纱线线圈长度为31-34cm/100针,纯棉色纱线圈长度为29-31cm/100针;
步骤二:编织功能性内层:按照质量比例将负离子纤维和发热保暖纤维斜纹交织成该功能性内层;
步骤三,通过PET/PTT复合弹力纤维连接上述面料基层和功能性内层制得毛胚布,对毛胚布依次进行水洗、酶素洗、酶失活、漂洗、水洗、整理,得针织牛仔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3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碳化中间相沥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态钽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