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33792.8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5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罗六飞;王志辉;杨振燕;郭乐平;徐勇勇;马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证书 管理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授权签署请求,授权签署请求携带第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以及数字证书标识信息;确定数字证书标识信息指示的数字证书,并获取具备签署数字证书的资质的所有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当第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与所有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中任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匹配时,基于数字证书生成数字签名,并将数字签名发送至第一平台。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简化数字证书的使用流程,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交易渐渐成为了人们常用的交易手段之一。由于在电子交易中每个人都是虚拟的形象,导致难以确认身份,因此数字证书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数字证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在PC端使用UKEY,或者使用各种协同算法,导致用户的操作流程繁琐且复杂。同时,如果在需要大量和频繁地利用数字证书进行电子签章的场景中,则需要不停地重复上述繁琐且复杂的操作流程。此外,现有的数字证书只有在特定的设备或者安装了实体介质的设备上才能进行使用,如果出现忘记带实体介质或者更换了设备的情况,那么就无法使用数字证书,或者需要重新认证设备。因此,如何实现简化数字证书的使用流程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可实现简化数字证书的使用流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授权签署请求,所述授权签署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以及数字证书标识信息;
确定所述数字证书标识信息指示的数字证书,并获取具备签署所述数字证书的资质的所有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
当所述第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与所述所有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中任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匹配时,基于所述数字证书生成数字签名,并将所述数字签名发送至所述第一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一平台发送的授权签署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字证书的签署请求,所述数字证书的签署请求携带所述数字证书标识信息以及具备签署所述数字证书的资质的第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若所述数字证书标识信息指示的数字证书所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则获取所述数字证书标识信息指示的数字证书;确定所述第一平台为具备签署所述数字证书的资质的平台,并将所述数字证书与所述第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对应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数字证书生成数字签名,并将所述数字签名发送至所述第一平台,包括:获取确定所述第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与所述所有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中任一平台的平台标识信息匹配时的匹配时间;获取所述数字签名的待生成时间;基于所述数字证书对所述匹配时间和所述待生成时间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所述数字签名,并将所述数字签名发送至所述第一平台,以使所述第一平台基于所述数字签名对待传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签名处理后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数字签名发送至所述第一平台之后,还包括: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所述签名处理后的信息和所述数字证书标识信息,所述处理后的信息和所述数字证书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第一平台获取的;从所述签名处理后的信息中获取所述数字签名;基于所述数字证书标识信息指示的数字证书对所述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匹配时间以及所述待生成时间;当所述匹配时间和所述待生成时间之间的差值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确定所述签名处理后的信息为可信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3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