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部术后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2331.9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9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邢淑云;陆连芳;魏丽丽;冯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卓珉芳 |
地址: | 266003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部 术后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部术后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导管,所述引流导管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引流导管的外部开设有多个引流孔;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圆环,所述圆环的一侧连通有内螺纹筒,所述引流导管的一端连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筒的内部,所述圆环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发明使用时,引流导管用于腹部术后积液或气体的引流,进行引流时,引流导管一端的螺纹管贴合在过滤网的一侧,过滤网能够将积液与气体通过时的堵塞物进行拦截,并在转动取出螺纹管后,过滤网由弹簧的作用力下推出内螺纹筒,使拦截的堵塞物向外排放,使本发明能够拦截堵塞物并快速地进行清理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部术后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腹部术后的引流是外科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内积聚的脓、血或其它液体导流于体外或脏腔内的技术。外科引流不单纯包括把组织内或体腔内积聚的液体引至体外即外引流,如脓肿切开、肠造口、腹腔引流、胸腔引流等等,而且还包括内引流,即通过改道或分流使液体流经另外的空腔脏器以达到引流的目的,如胆道、胰腺囊肿等的内引流术。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腹部术后引流装置还存在一定问题,其现有的腹部引流导管在进行长期的引流排放时,积液或气体中的杂质容易残留在导管排放口或接口中,容易造成引流导管的堵塞且清理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部术后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部术后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导管和过滤机构;
其中,所述引流导管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引流导管的外部开设有多个引流孔;
其中,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圆环,所述圆环的一侧连通有内螺纹筒,所述引流导管的一端连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筒的内部,所述圆环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和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内螺纹筒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引流导管使用时,过滤网能够将积液与气体通过时的堵塞物进行拦截,并在转动取出螺纹管后,过滤网由弹簧的作用力下推出内螺纹筒,使拦截的堵塞物向外排放,使本发明能够拦截堵塞物并快速地进行清理排放,避免引流导管长期使用而造成堵塞难以清理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一侧连通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内部插接有针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圆环一侧的接头能够连接外部针筒进行负压抽取操作。
优选的,所述引流导管的外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束缚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能够在引流导管中进行滑动,并通过束缚带将套筒固定在腹部,增加引流导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引流导管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部粘接有胶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能够贴合腹部引流处,并通过胶带将引流导管的一端固定在腹部,减少引流导管的晃动。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能够增加引流导管的引流效率。
优选的,所述引流导管的长度为30cm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引流导管的长度为30cm以上,使引流导管能够根据腹部内不同的引流处进行长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2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