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1186.2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辉;吴亚男;田衡;蔡阔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电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常建 |
地址: | 71002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零件 机械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该机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粗车零件的外圆和内孔,并预留加工余量;在零件的圆周面制作穿线孔;精车零件的外圆和内孔,去除毛刺的同时修复因制作穿线孔时产生的应力变形,保证零件满足设计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预留装夹部分后切断;夹持装夹部分后对零件进行找正,线切割零件的圆周网状结构,形成工件;切断工件与装夹部分,保证工件长度尺寸满足要求。上述机械加工方法解决了框架类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使得产品质量稳定,满足了设计图纸要求,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框架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宇航事业的发展,该类零件的应用比重逐年增加。在宇航应用中为了减轻零件重量,又因材料多为国军标不锈钢1Cr18Ni9Ti,故该零件具有外形尺寸较小、壁薄、难加工、配合尺寸精度高等特点。由于圆周网状结构在铣削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难以保证产品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在加工该零件的主要难点有:圆周网状结构去除余量较多、加工中装夹困难以及零件变形较大。在加工过程中零件变形,不易装夹是该类零件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难点。
现有该类框架零件的主要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为:车零件外圆及内孔结构,留装夹部分;设备自动分度,铣削圆周网状结构;切断所留装夹部分。但是现有加工工艺流程具有以下缺点:铣削圆周网状结构时加工应力较大,不能解决零件变形问题;零件结构较小,所用刀具有较多限制,加工效率很低;变形引起产品配合尺寸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该机械加工方法解决了框架类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使得产品质量稳定,满足了设计图纸要求,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加工效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框架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该机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粗车零件的外圆和内孔,并预留加工余量;
在零件的圆周面制作穿线孔;
精车零件的外圆和内孔,去除毛刺的同时修复因制作穿线孔时产生的应力变形,保证零件满足设计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预留装夹部分后切断;
夹持装夹部分后对零件进行找正,线切割零件的圆周网状结构,形成工件;
切断工件与装夹部分,保证工件长度尺寸满足要求。
更进一步地,在线切割零件的圆周网状结构步骤中,对形成圆周网状结构的每个窗口分两次进行切割,每次切割窗口的大半部分,两次切割部分相交则形成一个完整的窗口。
更进一步地,在粗车零件的外圆和内孔时预留的加工余量为0.2mm。
更进一步地,在零件的圆周面加工穿线孔步骤中,穿线孔为圆孔。
更进一步地,在线切割零件的圆周网状结构时,采用钼丝进行线切割加工。
更进一步地,在零件的圆周面通过钻孔加工穿线孔。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机械加工方法通过对余量的精准控制、精车零件外圆及内孔结构、修复作穿线孔时因应力产生的变形、留取后续工序所需要的装夹部分,方便装夹和转换装夹基准,同时采用无加工应力产生的线切割工艺,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装配尺寸精度,提高加工效率。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机械加工方法解决了框架类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使得产品质量稳定,满足了设计图纸要求,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框架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电器研究所,未经陕西电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1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泉水生产用深水取样装置
- 下一篇:球形钛及钛合金粉末制备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