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g型(g-type)溶菌酶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0200.7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孙黎;罗晶昶;张健;管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36 | 分类号: | C12N9/36;C12N15/70;A61K38/47;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高笑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type 溶菌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深海g型(g‑type)溶菌酶的应用。所述深海g型溶菌酶在用于制备杀菌制剂的应用。所述深海g型溶菌酶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本发明的重组g型溶菌酶用于杀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深海g型(g-type)溶菌酶的应用。
背景技术
溶菌酶(muramidase,EC 3.2.1.17)是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分子之一。根据溶菌酶来源、氨基酸序列、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差异,可以将溶菌酶分为六种类型,其中一种为g型(goose-type,g-type)。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溶菌酶能催化其中N-乙酰壁酸(MurNAc)的C-1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的C-4之间的β-1,4- 糖苷键的分裂。因此,溶菌酶被广泛应用,并作为一种“武器”用以对抗细菌感染。与革兰氏阴性菌相比,革兰氏阳性菌的肽聚糖细胞壁要厚得多,并且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溶菌酶因此通常可以更有效地杀死革兰氏阳性菌。
在近些年的报道中,发现溶菌酶中部分类型具有除溶壁酶活性之外的其他功能,比如异肽酶、几丁质酶和非酶活的抗菌活性。另外,一些溶菌酶还用于炎症治疗中,比如用于缓解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反应,和通过调节血清补体活化来影响炎症。
由此可见,尽管有许多g型溶菌酶被发现报道,并且在杀菌实验中大都可以表现出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但不同溶菌酶对不同细菌的杀菌效果并不一致,尤其是深海来源的g型溶菌酶更鲜有报道,进而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g型溶菌酶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海g型溶菌酶的应用,所述深海g型溶菌酶在用于制备杀菌制剂的应用。
所述深海g型溶菌酶为源于深海马努斯盆地热液喷口阿尔文虾的转录组。
所述深海g型溶菌酶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深海g型溶菌酶为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
所述细菌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或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g型溶菌酶来自深海,即源于深海马努斯盆地热液喷口阿尔文虾的转录组,其N端无信号肽,中间部分有结合催化区域;所得源深海g型溶菌酶能够特异性杀死大肠杆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组g型溶菌酶蛋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进行举例描述,而非以任何形式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中的g型溶菌酶(命名为LysG1)来源于深海马努斯盆地热液喷口阿尔文虾的转录组,在NCBI数据库中记载GenBank登录号为: SRR4342052。g型溶菌酶序列为表SEQID No.1中的氨基酸序列。
序列表SEQ ID No.1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0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