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9063.5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蛟;赵新初;唐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蛟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8B2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肖永钱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灾害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表面开设有开口一,外壳的内壁铰接有转板一,转板一远离外壳的一端铰接有配重块,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筒,限位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警示块,警示块的底端铰接有传动板,传动板的底端与转板一的端部铰接,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具备了直白的向监测人员显示塌方程度,进而可准确的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控与预警,且自动对斜坡发生小型滑坡的次数进行统计,方便监测人员对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发生几率进行评估,从而有利于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下形成,可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形成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不但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通常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质灾害的监测是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监测手段准确性与及时性不高,监测的误差较大,无法准确的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控与预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具备了直白的向监测人员显示塌方程度,进而可准确的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控与预警,且自动对斜坡发生小型滑坡的次数进行统计,方便监测人员对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发生几率进行评估,从而有利于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的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开口一,所述外壳的内壁铰接有转板一,所述转板一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铰接有配重块,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筒;
所述限位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警示块,所述警示块的底端铰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底端与所述转板一的端部铰接,还包括对斜坡滑坡次数进行计数,从而对地质灾害进行准确评估预警的计数部件。
可选的,所述计数部件包括计数球,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存放所述计数球的储藏室,所述储藏室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运输管道,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开口二,所述外壳的内壁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开口二伸出所述外壳,所述挡板的表面铰接有铰接杆一,所述铰接杆一的上端铰接有铰接杆二,所述外壳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轴臂固定套接有盘体一,所述盘体一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转轴二的轴臂定轴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外壳的内壁铰接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靠近所述盘体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表面与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所述转环的表面与所述摆动板的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铰接杆二的上端与所述摆动板的表面铰接,所述转轴二的轴臂固定套接有盘体二,所述盘体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所述运输管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计数箱,所述计数箱的底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在边坡发生一定次数的滑坡或发生塌方事故时自动进行报警的警示部件。
可选的,所述警示部件包括活塞板一,所述活塞板一的侧面与所述计数箱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底端与所述计数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计数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气管道一,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出气管道一穿过的通孔,所述计数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气管道二,所述出气管道二的表面开设有出气通道一,所述出气管道二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二,所述活塞板二的表面与所述出气管道二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出气管道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安装块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出气通道二,所述出气通道二与所述出气通道一相连通,所述角度传感器监测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风轮,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警报装置,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警报装置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警示块的表面设置有色区,所述警示块表面设置的色区由上至下颜色呈加深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蛟,未经刘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90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