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尺字符检测识别的水位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8932.2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7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安新代;吴迪;宋克峰;谢向文;马若龙;姜文龙;王延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22 | 分类号: | G06V10/22;G06V10/24;G06V10/82;G06V30/19;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尺 字符 检测 识别 水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字符检测识别的水尺水位识别方法,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提取水尺图像中水尺和E字符;其中完整字符E代表的水尺长度M;半字符E分为若干类,每类代表唯一的水尺长度S;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确定半字符E代表的刻度值S;根据识别到的E字符数量N及E字符对应的刻度值S;计算水面以上的水尺刻度值;用水尺的总刻度值减去水面以上的水尺刻度值,得到水位值。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远程水尺监控图像,采用轻量化深度学习模型,在不额外增加水位线识别模型的情况下,仅对离水面最近的完整或者不完整字符E进行识别,保证在视角变化、光照变化等复杂场景下精确、完整地识别图像中水尺的刻度信息,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水尺字符检测识别的水位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实时、准确地监测水位变化能够在水位变化时采取合理的水位控制措施,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尺是测量水位变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摄像头对水尺进行实时监测是现有监测水位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的水尺刻度识别方法容易受到水尺安置角度、拍摄角度、光照、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精确、完整地识别图像中水尺的刻度信息。
如,专利(CN108921165A)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尺图像的水位识别方法,利用二值化处理、形态学分析、神经识别等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对水尺刻度进行提取识别。专利(CN109522889A)通过HSV色彩空间对水尺进行初步定位,用模糊C聚类的方法实现字符的分割,然后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字符进行识别得到水位值。专利(CN110427933A)提出了先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对水尺进行定位,再通过腐蚀操作以及连通域方法得到E字符位置,最后用字符分类方法对字符进行识别。文献(《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水位识别方法研究》,水利信息化,2020年,王磊等)利用目标检测网络对水尺进行检测,然后用腐蚀膨胀操作将字符分离,最后用ResNet网络对分离后的字符值进行识别。这些方法在理想场景下可以对水位值进行很好的识别,然而在现实应用场景中水尺会受到光照变化、视角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的二值化操作、形态学操作无法精准地对刻度字符进行分离,进而影响到后面的刻度值识别。
专利(CN110472636A)发明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尺E字形刻度识别方法,可以对水尺上面的E字符进行检测并识别,然而其所用的特征提取器为ResNe101,模型较为复杂,并需要额外构建一种水位线神经网络模型对水位进行识别,进一步增加了整体算法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尺字符检测识别的水位识别方法, 利用远程水尺监控图像,精确地识别水尺图像中离水面最近的完整或者不完整字符E代表的刻度值,并根据水面上所有E字符的个数准确地计算出当前水域的水位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水尺字符检测识别的水位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水尺图像,对所述水尺图像中的水尺进行标注,构建水尺检测数据集;
S2,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所述水尺检测练数据集,获得水尺检测网络模型;
S3,通过所述水尺检测网络模型,提取水尺图像中包含水尺ROI的图像,形成水尺数据集;
S4,对所述水尺数据集中水尺上的E字符进行E字符标注,构建E字符检测数据集;所述E字符,包括含完整字符E和含半字符E;
S5,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所述E字符检测数据集,获得E字符检测网络模型;
S6,通过所述E字符检测网络模型,提取水尺图像中所述水尺ROI上包含E字符ROI的图像,形成E字符识别数据集;
S7,确定完整字符E代表的水尺长度M;
S8,将半字符E分为若干类,并为每类半字符E标注代表的水尺长度S,构建半字符E识别数据集;
S9,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半字符E识别数据集,获得半字E符识别网络模型,确定半字符E代表的刻度值S;
S10,获得待检测水尺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8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