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遥感技术的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的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8650.2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7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国;梁春玲;刘婵;温培根;郭志富;刘洁;杨安;闫鑫莹;时家宝;黄文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7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遥感技术 河流 生态 流量 保障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卫星遥感历史数据,和现存的生态资源评价数据,获得生态资源评价较好的河流主流道和扩口带分支流道的河流分布状态;根据基准主流道流量与基准分支流道流量之间的差值、基准宽度值计算出评价标准值;根据同样手段获取当前值和评价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当前值大于评价标准值,则判断生态流量不足;若当前值小于评价标准值,则判断生态流量充分;若当前值接近评价标准值,则判断生态流量均衡。通过流量损失与覆盖地面宽的比值,作为生态流量在扩口区域的损耗量参考数据,对生态流量的效用进行评价,能够客观反映生态流量的真实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治理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的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的生态流量指为了维系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保留在河湖内符合水质要求的流量(水量、水位)及其过程。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指标一度领先于环境指标,建设的水电站对河流进行截流,并按计划对下游进行流量分配,但是这种分配方式是粗放的,与生态流量的关联不大,久而久之,导致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
随着近年来我国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水生态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已经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水电站下游生态流量的控制问题。
当前河流的生态流量主要的监测和预警手段,是采用雷达或无人机等遥感手段,对河流的面宽进行监测,从而判断河流的水位、流量等关键数值,从而进行流量控制,这在河流流道规则、河岸边界清晰、河流面宽无大幅改变的河流流道中是有效的,但是在河流的下游生态中,对于扩口散面较大的平原地区,河流的边界不再清晰,流道分散且杂乱,此处的生态资源又相对于河道窄的区域更加丰富,且这些区域属于宜居带,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更大,如何对此处的河流生态流量进行监测和预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克服的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基于遥感技术,对河流扩口处生态流量是否满足生态资源需求进行监控的方案,解决现有评价手段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生态流量真实需求的基于遥感技术的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的预警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卫星遥感历史数据,和现存的生态资源评价数据,获得生态资源评价较好的河流主流道和扩口带分支流道的河流分布状态;
(2)计算这些河流主流道的面宽值和深度数据,计算基准主流道流量;
(3)计算各个分支流道的面宽值和深度数据,并求和,计算基准分支流量之和;
(4)计算这些河流扩口带最远端两个分支流道之间的宽度值,作为基准宽度值;
(5)计算这些河流的基准主流道流量与基准分支流量之和之间的差值,作为基准流量差值;
(6)采用步骤(5)得到的这些河流的基准流量差值与基准宽度值之间的比值,作为评价标准值;
(7)采集当前河流主流道和扩口带分支流道的河流分布状态;
(8)按照步骤(2)和步骤(3)的方法计算当前河流主流道的实时主流道流量,计算当前各分支流道的实时分支流量之和,再按照步骤(5)的方式计算当前河流主流道的实时主流道流量与实时分支流量之和之间的差值,作为实时流量差值;
(9)获取当前扩口带最远端两个分支流道之间的宽度值,作为实时宽度值;
(10)计算实时流量差值与实时宽度值之间的比值,作为当前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师范学院,未经商丘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8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