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8305.9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6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周志勇;张迪;杨瑞敏;周旭;陈佳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上肢 训练 交互 仿真 设备 | ||
1.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具有容纳使用者在其内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主体框架的两侧设有容纳使用者自由进出活动空间的开口;
一对分别被使用者左右手持握的手持组件;
两对倾斜的上拉绳(8),每一对上拉绳(8)对应一个手持组件,每一对上拉绳(8)下端分别连接手持组件上部左右两侧;
三套从左往右依次间隔地安装在主体框架顶部的上阻尼机构(10),从俯瞰视角看,每个手持组件处于相邻两上阻尼机构(10)之间,每个上阻尼机构(10)连接有与上拉绳(8)连接的牵引绳(9),所述上阻尼机构(10)在上拉绳(8)的牵引下进行伸缩活动,居中的上阻尼机构(10)通过其牵引绳(9)与左手持组件的右侧上拉绳(8)和右手持组件的左侧上拉绳(8)一同连接;
两对倾斜的下拉绳(12),每一对下拉绳(12)对应一个手持组件,每一对下拉绳(12)上端分别连接手持组件下部左右两侧;
三个从左往右依次间隔地安装在主体框架前侧内部的下绳连杆(13),所述下绳连杆(13)倾斜布置且其上端与主体框架上下转动地连接,从俯瞰视角看,每个手持组件处于相邻两下绳连杆(13)之间,居中的下绳连杆(13)与左手持组件的右侧下拉绳(12)和右手持组件的左侧下拉绳(12)一同连接,左右下绳连杆(13)分别与另两根下拉绳(12)相连;
三个下阻尼器(14),每个下绳连杆(13)均对应一个下阻尼器(14),所述下阻尼器(14)两端分别连接下绳连杆(13)杆身、主体框架;
其中,每个上阻尼机构(10)均配置有顶固定座(11),所述顶固定座(11)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的顶部,所述主体框架顶部设有三排顶定位槽(3a),每排顶定位槽(3a)具有若干个,每排顶定位槽(3a)均对应一个上阻尼机构(10)的顶固定座(11),且从前向后依次间隔分布,所述顶固定座(11)可选择性地锁定于其中一个顶定位槽(3a)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下绳连杆(13)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用于连接下拉绳(12)下端的定位孔(13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三根水平的上支杆(3),每根上支杆(3)均对应一排顶定位槽(3a),每排顶定位槽(3a)沿其对应的上支杆(3)长度方向分布于对应的上支杆(3)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
三根直立的、从左往右依次间隔排布的、构成主体框架前侧的前柱(1),所述下绳连杆(13)、下阻尼器(14)与前柱(1)一一相连;
两根直立的、构成主体框架后侧的后柱(2);
一个后上撑台(4),所述后上撑台(4)固定连接两根后柱(2)上端;
其中,所述上支杆(3)与前柱(1)一一对应,所述上支杆(3)前端与前柱(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杆(3)后端与后上撑台(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还包括:
贴地的底架(5),所述底架(5)与所有前柱(1)底端、所有后柱(2)底端固定连接;
水平的、供使用者的双脚踩踏的底板(6),所述底板(6)固定连接于底架(5)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组件包括:
圆环状的手环(7b),每对上拉绳(8)与手环(7b)的上部左右两侧连接,每对下拉绳(12)与手环(7b)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
直接被使用者持握的直杆状握柄(7a),所述握柄(7a)两端相对滑动地连接手环(7b)的内圆壁,所述握柄(7a)沿手环(7b)的径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7b)开设有若干沿其周长方向均布的定绳孔(7c),所述上拉绳(8)、下拉绳(12)选择性地穿接定绳孔(7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肢训练的交互体感仿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尼机构(10)包括:
阻尼器底座(10e),其可拆卸地固定于顶固定座(11)之上;
上可移座二(10c),其沿牵引绳(9)牵引方向水平滑动地连接于阻尼器底座(10e)之上;
上阻尼器二(10d),所述上阻尼器二(10d)沿牵引绳(9)牵引方向水平伸缩设置,所述上阻尼器二(10d)两端分别连接阻尼器底座(10e)、上可移座二(10c);
上可移座一(10a),其沿牵引绳(9)牵引方向水平滑动地连接于上可移座二(10c)之上,所述上可移座一(10a)与牵引绳(9)的牵引端连接;
上阻尼器一(10b),所述上阻尼器一(10b)沿牵引绳(9)牵引方向水平伸缩设置,所述上阻尼器一(10b)两端分别连接上可移座一(10a)、上可移座二(10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83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